|
引用第6楼rick.xiao于2010-09-09 16:32发表的 :
5 }$ C, \/ r! T" M a. h3 j3 h 站在安全的角度上考慮,我不贊成樓主的這個觀點.
4 K/ G( _9 ]% A% j這种用電環境在中國農村是一個相當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不是特例;, T+ g) }3 y g9 ]) Q' _ W+ ]( a
針對已經可以顯著預見的危險,如果按照防護安全的基本要求;制造商有責任也有義務在產品顯著位置標示"此產品不適用于未含接地防護的電網"之類的警告語,如果這樣一來用戶在購買時可以避免大部分的悲劇;但是如果企業只是在銷售時模糊缺陷而在事故發生後一味地強調用戶環境是否有點欲蓋彌彰?
5 I B5 a% J- L* b4 ^2 }; L7 p家電下鄉企業都很積极,為了爭取更大的利潤;家電下鄉下的就是以中國農村為主,而農村用戶購買了之後發生事故然後再來解釋一句"你們的電網根本就不適全我的產品,你購買我產品首先就是你在犯錯"?那換句話來說銷售時原本就是建立在無視安全和責任的基礎上?6 B$ F. g: ]! s
就好像比亞迪汽車在東北市場上銷售的批次發動機故障,等市場上車主全部出了問題,直到例如長春市遍地開花的銷售網到最後只有一家未解除合作時,比亞迪除了剛開始的15輛更換發動後概不受理,這時再出來解釋東北地區的低溫環境不適合此發動機,原因是汽車"水土不服"?
/ Z2 R/ U) m7 R/ _7 u0 v. P6 z$ l....... 9 E" ]0 e. Z2 f3 k9 V" r
非常欢迎有不同意见的发表。
5 v! E9 R6 ^9 d* ?
3 V9 _( a% t( F O/ G: `- g8 g 但是我也请您再思考一下,恰是站在安全的角度,您不赞同我什么呢% n& W$ W/ b# q7 _/ L8 K
不赞同改进标准让产品按国情做的实际(而不是表面)更安全?还是不赞成从国家角度就应当推进农村或整个社会的用电安全环境?没有这些实际措施,仅在产品上做个警示标识就可以解决安全问题吗?我想不能。这不是真正解决安全问题的办法,还仅是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或推卸责任的一个办法。事实上,现在许多I类电器产品的说明说上已经都有类似的警语:电源必须可靠接地!这能解决问题吗?如果真的做到没有可靠接地I类电器就不得使用,试想现在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电风扇、抽油烟机、热水器......有多少还能在农村使用,家电下乡恐怕也就成了空话。这种情况国家不知道,监管部门不知道吗?
( M8 q6 J. _- P; S) f; q
0 j. F- ] A6 y S 电器生产要求强制接地(针那些需要对取消O类、OI类而言)和实际用电场所没有接地的矛盾很时间来就是困扰产品生产企业的一个问题。特别是那些产品需要安装的企业,为了回避这个问题,许多只好不负责安装。因为没有地线,你厂家安装了,等于你承认了可以不接地线(你的警示说明有了也白费),你就要负责。所以出现了第三方——安装公司——给那些自己不会或不能安装的用户安装。产品是用户的,安装条件、环境是用户自己定的,和我安装公司无关。这样一来真因没有地线出现问题,倒霉和麻烦的还是消费者。
2 v0 r% s$ v% f, B0 E% {$ K5 a
: Y5 ^+ J* g+ D3 i 而要解决或改善这一问题,我前述的观点就是:要想根本解决,应当彻底使用电环境安全化、标准化;解决这一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那么我们的产品就不要强制做I类,要允许O类、OI类的存在,因为在这种条件下O类比I类更安全(当然强制增加漏电保护器也是一种办法)
( M( \! n8 ~) e' H) S/ m9 S- G. H$ E: D# @( Y& g2 q# i
这里顺便说的是,单纯的没有地线并不会导致触电。触电一定有漏电的地方。没有可靠接地而引发的触电事故有两种情况:一事器具确实有漏电,本来如果有接地,接地把电流短路走了,保护人在触及时不受伤害;现在没有了接地,电流要通过人体与大地形成回路,导致了人体受到了伤害。二是器具并没有漏电,而在电源端火线与地线出现了意外连接,这样再通过器具的地线把电带到了器具外壳可触及的导电部件上,这时人再触及这些部件,就会受到电击。
; Q( c H- e) u! V 对于第二种情况电源端火线与地线出现了意外连接也至少有两种可能:一是用户自己使用的是固定插座在安装或接线时出现失误火线的线头碰到了接地插口(极个别也有直接接错的);二是使用的移动插板,插板的接线中出现了接火线的线头与接地端插口相碰(极端的例子还有插座带电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本身绝缘就出现问题)。(这种相碰在使用之初可能没有发生,仅仅是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过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尘埃的累积和固定件的松动都可能导致这一距离的进一步减小,直至导通). S2 S; u9 b3 X- \ ]' }; A
& M: B2 e; r/ o' N5 Q2 Q, O 本例中就海尔自己的回应看:事故原因是上述第二种情况中的第二种。所以他称“不能带人受过”。因为真正的原因是劣质的插座。我不能确定这一报道属实,也不能确认海尔的回应都是属实。但就事件本身是存在这种可能的。
! G' ?! i1 |/ g3 L
3 w6 l$ Q/ P4 Y; t8 p! A7 k9 ^ 可能是惯性思维,会使我们一出现问题就想到用电器,而插头插座市面上的三无产品、低质产品(尤其在农村)会更多吧。另一方面舆论报三无,连个厂家都找不到,当然不如报个知名企业有新闻效应;苦主找三无,更无处可找(本来就“三无”吗),连赔偿都找不到。! a G4 L! m# X7 O: e3 ?
) u' A1 m* d0 _% {" C
以上顺便说的,绝非为海尔开脱。因为事情的真相大家都是看报道来分析猜测。我只是做了另一种可能的分析。6 s9 H( t$ b8 E5 _, w* }5 c
重要的是不仅是农村,客观没有地线保证而又有电器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有非常多,如何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又能更好地、更实际地保护他们的安全和消费者权益这才是最需要讨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