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丰碣石,一个拥有33万人口的海边大镇。大海给碣石人带来了生猛鲜活的海鲜,也给碣石人带来了透着霉味的服装。据说有1万个碣石家庭靠贩卖那些外国人——甚至是外国死人淘汰的旧服装发家致富,他们把这些衣服卖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
& A3 P' i6 g5 W) h) W/ r! [4 A2 V5 V" M4 m
家家腾房搭屋堆旧衫
7 {- }2 P1 F0 M$ i; I% `: A. A
$ B' x. L# [( T1 _# S/ Z- N 李群(化名)是碣石本地人,他说,当地人都把“洋垃圾”服装称为“旧衣服”,在公开层面,他们不愿提及“走私”和“洋垃圾”这两个贬义词。但在与顾客的交流过程中,这两个词却是一种噱头,是最大的卖点。
) L5 n2 @& |8 o% g1 F1 ]# e5 r( p9 ?- @; a7 z9 I
在李群的近亲中,竟然没人从事“旧衣服”生意,这在当地非常罕见。
2 ]7 r) m* K, A& s# J! S
. k1 j6 q: Z% \. \& T 9月15日,记者和李群骑着摩托车暗访了碣石镇的几大“洋垃圾”服装聚集地。从大路拐进一条条狭窄的街巷,眼前的景象让记者震惊:在这里,除了服装,还是服装。
' l& y5 B, {- Y1 K& @4 c
2 p: K) ?& s% n4 }, h) O 镇上的“洋垃圾”店主要集中在三家村、道井、东关巷、新绕、水巷口和打石庙,各店场的规模各异,有的大场主要从事批发业务,绝大多数以家庭为单位的店铺则从事较小规模的交易,甚至零售。其中,道井和新绕两地的规模尤其庞大。所有店铺,均无合法经营的牌证。 * W0 p6 y5 o2 j! ~: u8 K6 ^
$ Q' w' z* `( o; j$ A' `
在打石庙一带,当地居民都把一楼腾空,用于堆放和翻新衣服,以及悬挂样品。巷子本就狭小不堪,却仍有不少居民在稀缺的空地上搭建起铁皮房,用做店铺。一辆辆三轮车在巷子里穿行,并不时在各个店铺前停留,店里的主人和伙计们跑上前去,兴高采烈地卸货、装货。由于三轮车后兜被塞得过满,且巷子路面狭窄不平,时常有衣服滑落到地上。但据观察,根本没人愿意弯腰捡拾,地面上满是沾满尘土的肮脏服装,巷口的垃圾堆里也几乎全被服装所充斥。
' h; d- l7 ] k, G3 b7 d8 _# g, k, H
在如此狭窄的巷子里,堆放着如此多的服装,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 l3 ?4 a# s" B3 C, u+ W9 N' E ?
$ c3 d C3 |% r2 R% V
“新衣”卖相翻新有术
0 g, e: u* N2 j1 ^% l: }2 |; l4 Q0 h S4 j% h7 m% X0 E4 L2 w9 t3 h
悬挂在各家店内的样品,从几米开外看去,几乎与新服装无异;只有近距离细看,才能辨清瑕疵。背后,是店主和伙计们按部就班的翻新程序。
. w1 ^$ |5 |, T5 o6 @5 e# x( `5 V& |1 h, ?
这些服装一开始从集散地运到店铺时,被堆放得杂乱无章,犹若垃圾,从中几乎找不到一件卖相好的。记者从几家店铺的老板处获悉,那是为了节约集装箱的空间,把服装都压缩得紧紧实实。 # M- V6 \" ]' F: H9 `
, K- }0 G! }, s# q
拿到货以后,店老板首先要分门别类。接着,他们得用板刷和去污剂把衣服上一些较为明显的污渍刷掉——记者甚至在几件衣服上看到了疑似血迹的污点。许多毛衣和T恤衫都已经起毛球,他们同样需要用板刷予以平整,有时甚至得用上抛光设备。 n t" J& M5 l+ L
# o9 P' P% @7 f 原本就是旧货,加之挤压,不少服装的纽扣都已脱落,店老板们早已采购了形形色色的纽扣。某些贴身穿的服装,由于被其“一手用户”较长时间的汗水侵蚀,后脖部位商标上的字样已经非常模糊。店老板们早就采购了形形色色的商标布块,重新拆缝。 , k" w: T Y( v( f7 B
# C" m& R: ?* u4 w q- v 一般的服装经过以上翻新流程,即可销售;那些“无可救药”的,只能当作垃圾抛弃。但价格稍贵的毛料上衣和牛仔裤等,却还需额外的电熨。
v. r" _$ T- j+ j& F8 W
! R9 d& i0 K/ Y) F5 J1 t 在一家专卖牛仔裤的店铺里,记者看到以下一幕——店员们忙碌地熨烫着一大堆皱纹满布、毫无裤型的牛仔裤;另一侧是已经熨烫好的、叠放整齐的、用统一塑料袋包装的“新裤子”。店员们说,牛仔裤原本就不易区分新旧,不少年轻人还喜欢“怀旧的感觉”,所以只要臀部和大腿部位的布料不被明显地磨薄磨滑,充当新裤卖不成问题。 4 G* O+ f7 T2 L" P3 ~8 T
2 w- W7 h; _$ O. e# h. N
不管什么档次、什么价位的衣服,在翻新流程中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不消毒。 & X9 j- u" [/ t# B( L+ B# m( D, M1 B
, e9 k8 s" T% j5 I8 C" ~0 |
一手赚卖家一手赚买家
6 ?8 {+ v; E, b
7 v1 g) G! g! e t2 t+ `. h( \; ?1 o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碣石镇的各个“旧服装市场”都显得诡异。在这里,店主们不仅不主动招呼路人进店看看,还不约而同地用非常警觉的眼神打量来来往往的外地人。 & v/ r( L k% d0 ~& J& g" g. O" F
9 r% |4 F5 C8 {
在一家卖大衣的店里,记者询问价格,店主问要多少件,听到“一件”便不再理会。巷子里顾客很少,但店主们并不着急、满脸笑容,喝茶、打牌、聊天,看起来并不怎么上心。 ( V. w# _/ Y" w4 A: y2 w9 b6 L
9 r' {+ g" v9 O" D 虽然光临的顾客少之又少,但三轮车仍忙碌地穿梭,把翻新的服装一车车运送出去。一位店员说,已经做了多年旧服装生意的老板,根本懒得理会零售生意,多年积累遍布全国各地的客户资源,“够他们赚的了”。
: Z9 F# g3 R6 C3 u. s+ k( U( P: }) U& |# s$ q; i& ]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店主都那么财大气粗,在东关巷一家地理位置略显偏僻的小店里,一位年近六旬的老阿姨见到有外地客人,非常热情。她的店里专卖韩国货,从T恤衫到羽绒服,应有尽有。一件款式时尚的衬衫开价3元,一件面料和设计俱佳的羽绒服开价30元。她笑说:“买得多可以更便宜。衬衫2元,羽绒服20元。”
' h' `& Y: \" V) n
5 J* }( f2 D" w! Z& s3 @5 J: r 这些“洋垃圾”服装来自何方、又去往何处?李群给记者引见了一位行内人胡明(化名)。他说:“香港有个大老板,承包了大量美国、韩国等国家淘汰下来的服装。服装埋到地底下很难化掉,烧了又污染空气,这对重视环保的发达国家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他们就倒贴钱找人帮忙处理掉。这个老板两头赚钱,一手拿外国政府的钱,一手倒卖到中国内地。” 0 A* k; [) ~; }( S; }
' c2 V, O) {+ {/ E. B6 n “碣石人做这个已有十多年,有两个本地人是最大的批发商,从香港拿货后倒卖给镇上的老百姓。‘洋垃圾’服装中不乏世界顶级名牌的正装,一般按件数卖;档次低的,就称斤两卖。1998年全国打击走私专项行动之后,碣石的‘洋垃圾’服装已经少了很多,但近年来,尤其是今年7月份以后,又满大街都是。我不知道店铺的确切数量,估计有1万家左右。” # ?6 H \. J5 {
6 {& @( y# t0 B' N$ m
“从碣石出去的服装无所不在,东莞、深圳的市面上都有得卖,部分卖相好的甚至进了专业服装市场。而在省外,湖南、四川……几乎都有买家。好货进城卖,差货下乡卖。”
. c. k7 o% Y- \# [( a! Z/ ~( U1万户一年卖上亿件 ! a! I9 ~( o# {( B* O! q4 U. `
& M7 ^: U( G/ X# }: Y) b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这些“洋垃圾”服装摇身一变,打着“外贸服装”等名号,堂而皇之地登入虚拟的网络市场,由于款式新颖、独特,备受年轻人追捧。有网商打出“仅此一件”的口号,销量颇丰——追求个性的年轻人都不喜欢“撞衫”,而从正规商场购买的大众品牌,很难避免这一点。 . N( O# ^) O T
8 H- t! Y* o: e! F2 V1 C1 I
事实上,“仅此一件”正是判断服装是否“洋垃圾”的重要标准。由于这些服装是来自海外的二手货,因此同一款式的码号自然不可能齐全。“一个款式只有一件,很可能就是‘洋垃圾’。即使有断码、清理库存等借口,也不会出现店里所有的服装都只有一个码的极端情况。”胡明说。 : R, ^9 P- q, ^$ c( a4 k
% H$ N0 B8 E- ^3 j9 v3 ] 9月15日晚上9时后,记者在李群和胡明的指引下,走访了碣石“洋垃圾”服装的“大本营”。在获洲水产品交易市场一旁的空地上,搭建了一个高大的工棚,几盏大灯照亮了整片旷野,运到碣石镇的“洋垃圾”服装便在这里卸货。由于围墙阻隔,且被一片田地隔开,很难看清工棚里的具体情况。 ) a2 R \0 m6 Q0 T
: z: X! Q4 j, S( ~
不远处还有一块空地,是货运场,当时正有3辆大卡车在装载货物。据了解,每过三四天,便会有一批货运抵这里,每批约三四个集装箱,综观全年,平均每天都有一个集装箱。 3 p9 ~% b7 E N+ f
! u9 E8 [1 l+ D9 B4 x$ w 每个集装箱大概可以装1000大包的服装,每包重100公斤左右。假设每件衣服重0.5公斤,单个集装箱可装约20万件,365个集装箱便可装7300万件。而胡明并不认同记者的估算,他认为,总销量至少上亿件。
% {# Z3 E! {* F: v
" S3 U! C0 j" I' s& V z, K “整个碣石镇约有1万户做这个,我不相信平均每户人家一年只卖7000多件。你去看看碣石文化广场河对面那些装修豪华的新房子,就知道他们这几年赚了多少钱。”胡明说。 # n" W% J' [% d; U
9 J3 x" w$ X4 _1 @2 y, R3 S 胡明所说的“豪宅群”,位于碣石“洋垃圾”服装的另一个“大本营”——新绕村附近。与白天所见的小巷相比,河堤上的景象更为触目惊心,洒落一地的衣服把路面垫得软软的。三轮摩托来来往往,装满货后匆忙离开,任由衣服滑落,毫不在乎。 0 ?& P1 L7 M( u
: \- k5 b2 K! Y4 I. v9 d
夜已越来越深,新绕村的村民们却仍在忙碌着,结算、点货、补货……为第二天的生意做准备。在主干道上,记者还看到各种品牌的鞋子。 * q4 |. x+ m4 a0 @5 [
/ \6 @/ K4 [: Q" q a- U
“洋垃圾”再现须高度重视 7 m% [5 ?4 f. d; q; h) M# a
( ?1 Y( T8 a. g/ A; V3 v2 ]( d
北京服装学院轻化工程教研室主任王建明指出,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有不法分子从国外走私未经消毒处理的“洋垃圾”服装。这些都是已经消费过的、含有各种人体代谢物的服装,在运输途中或多或少会染上病菌,走私到国内,给中国人民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我国对此的打击力度很大,但最近“洋垃圾”服装的再现表明,又开始有一部分人通过各种途径往国内运输这些污染源了,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X U! ?# H+ k* g# y- R9 y: M2 C1 N
+ o: R- V5 @4 X, i 王建明指出,“洋垃圾”中普遍存在大量病菌,传染性很强。特别是大肠杆菌,代谢物、粪便、呕吐物中普遍存在。另外,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关的保障措施,很容易沾染鸟类的粪便,使得很多服装上存在大肠杆菌。而服装材料中又含大量可被微生物利用的碳,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些微生物可以此为碳源来维持其生长,最后可能导致病毒的传播。
6 x [# d" F: \! E- C. I" ]# t7 ] 当“洋垃圾”成为常态
* A! R- S+ H* n- z9 T; C& A- ^0 @3 k1 P: o: k- ~" f
按照胡明的估算,碣石镇有1万家洋垃圾服装专卖店,这个数字未必准确。但记者骑了整整一个多小时的摩托车,才逛遍了所有相关的街巷,也足可证明“洋垃圾”服装已经成为当地百姓的支柱性收入来源。
: h# Y+ y. l2 B1 g$ {) A9 v4 s/ z
' t* H9 J# h' O6 y 洋垃圾服装经由该镇输入中国内地,绝非单一事件,而是一种常态。我们需要深究的是:这些洋垃圾为何能日复一日地在海上畅通无阻?对当地百姓“光明正大”、规模庞大的无证经营再次抬头,当地主管部门需要及时注意了。 7 L& H3 m* Q4 R
# d' r7 G+ M3 F0 S6 G3 N3 S
正如专家分析,这些“洋垃圾”与全国人民的健康密切相关,我们期盼有更多的专项行动让它们真正灭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