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9-16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东莞黄江热水器事故的讨论小结
2008年东莞黄江热水器事故的讨论小结
* [* g+ b- R+ f" ~
2 P# A" c& }4 Z: ?4 S前言:: O% P: B$ j6 b$ N, p2 j: r
====================================
- f3 s8 [7 h9 T, {# Y& h《安规网》近日关于这起事故的跟帖基本上已经停止,而且似乎已经没有更多的报道,因此,尝试对其中的一些讨论做个小结,使得能够通过讨论来达到共同提高技术水平的目的。# a, ^4 ~; l j) A9 i
/ q2 H5 ?% b4 i% b总结的讨论主要来自chenlf《关于2008年东莞黄江热水器事故的初步看法和建议》和caballo3157 《一起使用热水器时电死人的报道,大家怎么看?》的跟贴。限于信息的局限,小结显然不能够作为事故分析的根据或结论,并且,限于个人水平,对部分讨论的复述可能文字上存在表述偏差,观点汇总也存在挂一漏万的现象,因此,还请方家批评指正。- ^0 @6 V* s0 {7 ` h
9 _. g; }: r$ r+ Y8 x主要观点汇总与总结:
* Q" ~5 W c" K3 W3 i: y! [; w====================================, {; e/ N9 G8 l9 l* M' M; H
1. 对检测及检测报告的讨论
( B* P7 i4 u9 v# N3 U- t++++++++++++++++++++++++++++++++; w7 x1 ^5 K' [/ M& D
fasten、nb8197、马蹄认为报告反映的检测内容有问题,报告本身也有问题;caballo3157、libingcheng则从报告的表面上认为报告基本没有问题,就是遗漏了一些信息。
% C% o* e/ t) `5 _0 d
5 ~: j9 Y& p7 X我的观点是,粗略地说,报告与证书的主要区别,是证书只有结论,而报告则提供尽可能详尽的证据来支持相关结论,其质量首先在于其完整性,尤其是这种涉及事故分析的报告,不是一份网上随便发的帖子,而是正如fasten所说的那样,“直接点地说,都已经摊上一条人命了,任何机构都应该小心谨慎地考虑如何出这份报告,如此草率和匆忙,似乎有点想不通!”。因此,对该报告的质量的评价相信是很容易做出的。
# i. o6 c x& c9 T, b$ w/ s! ^8 d+ z9 J7 ?; a# ^* L- f
在实践中,报告也可以认为是“检测”实践的提纲,那么,一份有严重缺陷的提纲,可以得到怎样结果,相信也是不言而喻的。关注fasten的观点“另一方面,此类驻立式器具应该都会是做成I类器具,但是从各方的信息和报告上来看,都是避而不谈,是否消委会或厂家已经默认此产品接地已经合格?如果接地不合格,我相信消委会和厂家会大做文章,完全不需要拿绝缘电阻来避重就轻了!”,以及caballo3157的观点“在本例中,我认为结构检查更重要,因为产品的长久安全很重要的方面是靠结构(包括材料)来保证的。”,那么,如何评价该报告,结论也是明显的。
4 S( y q8 q% T' \7 D
0 c u/ Y0 e( J! S+ k在本文成稿中,又有报道关于三鹿奶粉在某个环节添加有毒化学物质,原因在于一般奶粉检测蛋白质的手段,可以通过添加这种物质来显示出一个“良好”的结果。从这一点,相信大家会再次审视“检测”这种实践、“标准”这种知识可能存在的问题。' I2 `: t& A# M0 `+ L0 \# S. j
/ t0 C' w4 |1 K) e这里,再次摘录摘自《电气产品安全原理与认证》作为本段小结的结语:
5 w* @6 \ B* D% z8 q+ H" h' S4.8.1 … 需要指出的是,检测是评估电气产品安全特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电气产品的安全特性首先是通过良好的工程设计来实现的,检测仅仅是一种验证手段而已,并且这种手段往往是在一些控制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以便有一个可以进行横向比较的结果,因此,结果并不一定就是实际中的表现。实际中的许多时候,标准中的检测内容往往掩盖了标准中所体现的良好工程规范,造成片面地强调实验而忽略了良好工程规范的错觉。… 得到的结果可能由于条件控制等原因,不能真实反映产品的特性,甚至有可能误导。% O4 h$ k/ W0 W6 x' a
+++++++++++++++++++++++++++++++++++++++
7 x/ d$ D+ j4 F* D7 H! `6 ]9 g! K1 Z. y( ] M2 b
2. 对说明书的讨论 H( \' y7 a u) V) H
++++++++++++++++++++++++++++++++3 f1 Y$ D$ ^7 L" R# W
多位,包括fasten, yishenger,caballo3157、wwnw_007、冰火焰情等,提出了说明书内容与此次事故之间的关系。# v$ p; k4 k1 m8 b0 j' P8 m! Y
, e7 j6 F1 v0 v1 n; e8 a关于说明书,事实上还可以细分为提供给专业人员的安装、调试、维护等的说明书,和针对普通使用者的说明书。有兴趣的,可以参阅燃气产品标准中对两者要求的区别,这样可以更加深入讨论不同性质说明书在产品安全中的作用。
1 T0 M, \2 B. R! J' z: g, Y
) M0 P+ D( K3 a' [3 b h( o此外,说明书的有效性,国外已经有一些实证研究,将另文总结。+ g/ J6 \: d6 ?7 c$ z
1 {, G/ i& K) L. @1 X& Z
对于说明书的讨论,再次摘录《电气产品安全原理与认证》作为结语:6 h. r& E, U0 F; Q3 ?# l9 d
3.11 …根据原则七提供的警示和说明不能作为产品设计缺陷的补救措施。& U9 r. t5 |& B7 b$ k6 s* |; v2 ~
++++++++++++++++++++++++++++++++++++++++++++++++++
5 k" o5 |* D- I1 i' K9 `6 s' `) A' ]- `6 Y) ~- \' f
3. 对使用安装环境的讨论(包括建筑电气结构), _$ r0 k9 \) h" L6 e0 r
++++++++++++++++++++++++++++++++++++++++++++++++& i# v2 j7 H8 n* ]. r
4sea、Jerryzhou、wwnw_007、caballo3157、fd_fang、libingcheng都指出了中国家庭的建筑电气系统和安装所可能存在的问题。8 I/ \1 Y n. k) N& u
- P: F! m) v9 [, q, Z
可惜,无论是检测报告还是新闻报道,都没有提及相关的接地系统,因此,也无法直接将此次事故与上述现象直接联系起来。然而,这里至少反映了两点问题:一是,许多时候我们的标准是照抄所谓的国外、国际标准,却忽略中国的国情,例如,对I类结构的过分推崇;二是,产品安全是一个平衡的结果,“木桶原理”相信是一个很好的表述。
! o# ?( T$ Z0 Z$ o0 {& e4 x% B) t
对于本小节的讨论,再次摘录《电气产品安全原理与认证》作为结语,这也是“木桶原理”在产品安全中最好的应用:* [' c" \+ Q2 O; J/ a
1.1.3 …从微观上来看,电气产品安全取决于使用者的常识(人的因素)、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产品的因素)以及产品的安装、使用环境(环境的因素)等三个因素。产品良好的工程设计和制造工艺,是电气产品安全的基础;产品最终的安装、使用环境,决定了产品本身提供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能够真正起到防护的作用(例如,I类产品的电击防护依赖所使用环境的接地可靠性),而使用者的常识决定了是否能够按照产品的设计要求,在产品的安全防护范围内使用产品,并且能够在发生不可预计的意外时,是否能够进行自我保护。( E, t4 V1 Y4 j$ s) W
+++++++++++++++++++++++++++++++++++++++++++++++++++++) `" }( F! `9 g$ Q2 z" o- P: U
0 f( [- Z8 _7 f5 Y, X. h4 e+ E
4. 关于消费者/使用者的讨论2 v" P0 t0 P# o$ A$ l: c' I
+++++++++++++++++++++++++++++++++++++8 Z5 W: m+ L5 ~
有贴子认为是否存在使用者误操作而导致事故的可能。* J; M) V1 S7 o9 g! r& D
, f: V$ P g6 z: e
我认为,这一点实在不可以作为借口。产品安全,就是在可预见的非正常使用时,也不会导致事故。把产品安全寄托主要寄托在使用者的常识和小心翼翼上,是不负责的. 有兴趣的,可以参阅《电气产品安全原理与认证》中对此的论述,以及对多年前一种经常导致事故的产品“热得快”的案例分析。5 E8 h7 s# f& Z% s: s& n" e0 M, W
++++++++++++++++++++++++++++++++++++++) a/ M6 `! I' G- w3 S/ J
0 K5 F1 Q+ V, V* C6 h7 K
5. 关于产品安全基础理论的讨论& i6 [; y: \. {" H: f
++++++++++++++++++++++++++++++++++++++
T* U4 o& y& @, olibingcheng指出,“关于产品安全,我认为思考还应加上第三点原则: 并不是安规通过的产品就一定安全。或者符合工程规范就安全。… ”。/ f! }( D; a R; Q* E/ R
4 L$ r0 s' E% Z: P7 Z& B, F* O我认为,产品安全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特点,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过分强调其中一点或忽略其中一点都是不客观的。有兴趣的,可以参阅《电气产品安全原理与认证》中对利用唯物辩证法对这种矛盾的论述。
# F8 P7 K( Q1 Q- y# {7 H! L++++++++++++++++++++++++++++++++++++++++
$ s0 u. g5 k9 U: @; y3 x# t- Y6 u- W: f4 E
6. 产品使用寿命带来的安全问题
- o* q: K c. Q7 g& N5 C++++++++++++++++++++++++++++++++++++++++++% G" u- |; d- ^" L5 u3 L& R, [) g5 U7 z
caballo3157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目前在这方面的深入讨论似乎很少,国内据说有计划出台家电寿命标准,但是,但我认为可依靠标准或说明书来关注产品寿命问题,其可操作性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D5 J0 q- J8 w( E. Z
/ j/ y' X" J( W' W1 C
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讨论。( h' P$ J6 A3 _: `
++++++++++++++++++++++++++++++++++++++++++
+ Q1 {3 W: y* c. A
; T( s6 \, H& j: S+ i7. 机制,包括社会参与机制,以及产品安全与事故的联动机制3 u3 z3 Z' r9 o2 u
++++++++++++++++++++++++++++++++++++++++++++++++++, X' V- m/ _2 x1 h7 A8 ^
除了yishenger提出了成立专家组的的建议,其它都是批评目前存在机制问题。
) m, A3 O5 ^! `, c
; o/ |' j! C: X3 K5 Z应当说,欧盟的RAPEX、美国的CPSC等,都已经建立起产品安全与事故的联动机制,我们需要努力呀!!!' t) Y d0 ^' B. q
3 ]* |9 b* n% |9 N
yishenger的提议是未来我们要努力的方向,请留意安规网的动态
2 }- z* b! A+ r" T) p++++++++++++++++++++++++++++++++++++++++++++++++++
& G2 c2 e$ X" P& l/ }$ M Z==================================================
# F) K4 r2 e# h7 F" R' I B7 H5 E/ C$ i) Y$ T1 r
后记:) ^6 k- B- d0 a3 C
在小结的时候,发现包括本文案例在内,手头有两个事故涉及的都是16岁的少女。忽然间,想起了许多年前的一首诗,依稀记得其中一句是“十六岁的花季只开一次”(席慕容,还是…?),不觉心酸:对于这些不幸的女孩,还未盛开,就已经凋零了。尤其是本文事故中的少女,“悲莫悲兮生别离”,她的家人又是怎样的痛苦呀!所以,作为从事产品安全工作的你我,请记住自己的社会责任。“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6 ]4 Y0 p3 v) S8 S
[( L" ]2 m6 f% N. P! C' s
+ T: v" A" d8 [# s" {5 u陈凌峰/2008.9.16/G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