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_suwei
发表于 2011-5-26 10:03
在本站寻找此种牛人
flowme
发表于 2011-5-26 10:11
就像楼主说的,大牛的Electrical Safety Engineer安规的大牛必须要比结构更懂结构,比电源更懂电源,比认证机构更懂标准.......这点也是我正努力达到的目标。
我的同事就是大牛,可能是R&D转做安规,或者涉及到安规的电子或者机构部分研究的像是个R&D,但是还不能跟R&D相比。 但是像楼主说的比“R&D更R&D”,不太可能,只能想象做safety的转行做R&D,机构电子都懂且都跟R&D水平一样的人,会轻易转行做safety 么?早就当R&D的经理或者总监了。 除非有好的发展或薪水才做SAFETY。
楼主说"企业的安规工程师必需要进行技术钻研", 这个没错,但是国内做安规的环境跟国外没法比。中国的安规是copy过来的,“mother”在国外。
国外的同事环境很好,本身既参与标准,同时又在公司里做。 中国也有一些专家参与标准,(当然参与国标的就别提了),也有的在国企里做。但是扪心自问一下,这些所谓“专家”到底有几分成色啊。 大环境永远都是Copy!............Copy!
我知道楼主的公司专家多(可能是国内专家),公司也给提供发展的条件,相信楼主会走的更远。
如果想找大牛,干脆找个老外就OK了。没事参加参加IEC会议,或者上外企挖两个多容易。来了直接当你们部门总监,把原来的顶掉。年薪至少也得50W.
jia_suwei
发表于 2011-5-26 10:16
不知道LZ是刚入行还是已经入行很久,LZ所说的应该是理想化的安规工程师,在国内,很难找到。
狼行成双
发表于 2011-5-26 10:53
这样的人才国内也不少,都在一些大型知名企业
挖牛人不一定都找老外,这种思想至少应该转变
jxwyzg
发表于 2011-5-26 11:12
崇洋媚外虽然好。
但也要加强自己的实力。
山炮
发表于 2011-5-26 13:22
先看看真正的高手是怎样思考问题。
(转载)
产品的缺陷,包括设计性缺陷、生产性缺陷、原理性缺陷。
缺陷的形成,包括至今尚未知但以后可能可知的、已知但不想消除的、以前未知而现在已知但已形成行业规模和标准的。
至今尚未知但以后可能可知的缺陷,不可避免,也不必担心,只要制度健全和持续改进,仍然是可控的。
已知但不想消除的缺陷,属于明知故犯,属于某种形式的犯罪。
以前未知而现在已知但已形成行业规模和标准的缺陷,则是最可怕的。由于已经形成了产业基础,形成了利益链条,甚至在消费领域已经形成了依赖或依存关系,那么,召回制度一旦实施,能否触动这些行业的缺陷产品?
这类产品的缺陷多属于原理性缺陷,而原理性缺陷又多源于历史上理论、技术、工艺水平和认知的局限性,即使存在重大缺陷,似乎早已习以为常。
比如,常见的压力锅,自产生百余年来,一直沿用着早期对压力防护技术的认知,即依赖材料的强度(材质和厚度),一直沿用着对泄压方法的认知,即“泄压阀”排气泄压。从现在的技术角度看,这些均具有明显的原理性缺陷。这种压力防护技术和排汽泄压方式的缺点是易堵、易爆,而且锅体强度越高,爆炸危害越大。虽然近期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但压力锅爆炸的新闻却在报端屡见不鲜。
和普通压力锅具有相同或类似原理和结构的电压力锅仍然在市场上可以见到。
但不论是普通压力锅还是电压力锅,都已经形成庞大的行业,有了基于原理性缺陷存在情况下的产品标准,而且爆炸的新闻仍不时曝光。那么,召回制度能否触及这样的产品?能否撼动这样的传统产业?
超高级工程师
发表于 2011-5-26 13:35
我觉得这种工程师不难找,关键是有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现在塑造一个工程师大致都是按照公司要求来的,如果公司提供此类的条件,不让工程师只专注于案件,把KPI设置调整到以上的方向,比如今年纠正了几个RD的设计,改变了多少的规格说明书,对标准提出几点质疑,对这些质疑有没有进行相应的评估测试等等,以这样的考核来算,并不是说今年你跟了几个案子,挣了多少钱来算。最后有点矛盾的是,公司会只让你研究,不让你干事吗?不知道楼主公司的KPI是怎么设置的,如果还是和我说的一样,老一套,即使找过去这样的同路人,最后还是把人家给毁了
反面典型
发表于 2011-5-27 00:00
这样的安规大牛,我们还有好几个,在安规这个领域耕耘了十几年了。毕竟数量还是有限的,企业内部对专家的需求太旺盛了,每当有新项目,就捉襟见肘了。
能在这个论坛上找到专家最好了,如果找不到专家,能找到潜力股也是不错的。至少我们有时间和机会把你培养成专家,前提是你有意愿和理想。呵呵:)
有兴趣的朋友请和我联系。
反面典型
发表于 2011-5-27 00:15
TO 超高级工程师:
我们是目标导向。
产品工作的目标:负责的产品没有测试问题,没有准入问题,没有使用的安全问题;
技术研究以项目方式运作:立项,评审,过程跟踪,结果鉴定,使用效果跟踪。项目健康度,成果鉴定是评价重点。
aiduoxi
发表于 2011-5-27 08:29
一个人具有比机构更机构,比RD更RD?
不知道你所说的比照对象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