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立彪5 |, s9 G# b# I& C
晚上去大排档吃海鲜,刚靠近鱼缸,伙计手麻脚利地抓出百八十条“梆梆梆”全给敲晕了。我们吓得浑身发抖:“不是用手指过的才算数吗?”伙计手拿敲鱼的家伙往胸前一放,道:“那是去年的做法,今年开始是以眼光接触为准。”& t& Q; ? y# p, s* A, R; }. D
这个段子是根据引发三亚“宰客门”事件的那条微博改编的。其实,由“手指”上升到“眼光接触”,并非不可能的事,而“眼光接触”也依然还有上升的空间。一网友发微博称,他与朋友两人在三亚亚龙湾附近一大排档吃饭,点菜时,两人选了一条目测(透过玻璃鱼缸)重量大约750克的鱼,可当鱼被捞出来时,两人傻眼了:这条鱼离开水缸的一瞬间猛然长大了一倍多,一过秤,两公斤!没等两人说话,伙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鱼敲晕下单。后来仔细观察发现,那鱼缸的玻璃竟然是凹透镜!) c* |, m1 @! D. {4 W
听马三立相声《祖传秘方》,讲马路边骗子用放大镜玻璃匣子把点心放大骗人,总以为只是包袱笑料,现实生活中没这档事,现在看来马老并非杜撰,他是有生活基础的——或者,凹透镜鱼缸之伎俩是从马老相声中获得灵感,亦未可知。不管怎么说,这些事件告诉我们,去三亚旅游,手眼最好规矩点,不要乱指乱看,特别要注意,离那些透光的玻璃柜子什么的远点儿。, }) p! f J8 v6 S6 g5 K
“离远点儿”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去三亚,而这正是“宰客门”事件发生之后,许多人对三亚旅游的看法。美丽如画的三亚,如今可悲地成了“宰客”的代名词。其实,此前的宰客已经数度将三亚推上风口浪尖,当地在舆论压力下也有过治理。据媒体报道,三亚旅游部门的一位领导曾惭愧地表示,他外出开会时不敢公开身份,因为他担心,一说是三亚负责旅游的,就会有一堆投诉的人围上来。由此可见,当地官员是深知三亚宰客之狠之普遍的,然而,何以至今依然治理不力呢?$ H! X, t1 h- E( t2 ]/ \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三亚“宰客门”事件,暴露的是整体商业环境出现了系统性的病变,而绝非简单的软环境问题。从消费角度讲,是价格欺诈、价格扭曲、价格歧视——价格欺诈的存在,是作为游客的消费者的价格知情权的被褫夺;三亚旅游资源独占及市场竞争不充分则导致价格扭曲,并非供求关系的真实反映;而旅游商品价格多轨制,往往境内外游客“同游(物)不同价”,形成令人痛恨的价格歧视。从旅游市场角度讲,出现上述问题,凸显的是地方政府监管之低效。“宰客门”事件曝光及“超过7成受访者表示在三亚遭遇过被宰客”的调查,让之前三亚有关方面刚刚公布的“春节期间零投诉”的官方数据成了一个笑柄,而这个“官方数据”也恰恰成了监管慵懒、被动、低效的一个反证。! C: m+ C' F5 X# \8 Q2 h
事实上,低效往往与急功近利相伴而生,两者均为政绩与快钱结合的必然产物。有人说,对于一个旅游城市而言,游客就是衣食父母,而不是用来打劫的过客。然而,现在不少地方打着“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的幌子,对当地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片面强调创收,忽视景观维护和文化传承。在此过程中,不顾国家相关规定,景点票价一路飙升,官商联手推出各类雷人的人造景点,甚至推出严重挑战道德底线的旅游项目,而其成本往往最终转嫁到无辜游客身上。每到一个景点,游客们仿佛都能听到一个强人高喊: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打此处过,留下买路财!# g* i" C2 j' b2 i
“宰客门”事件已经引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声称要严厉查处。但愿此次事件成为三亚乃至全国各地整顿旅游市场秩序的起点,由此促进我国旅游业转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中国质量报》8 g5 Y; C8 ] @3 {
1 Z! s( `/ A8 a6 m4 o$ `0 }"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