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W型电线很多家都有认证,能自己完全测试的应该没有几家吧,主要是进口仪器太贵了,且测试计算繁琐,测试周期又长需14天。但是此试验是UL必检项目,要求之严格,想必大家都有失败的体会。/ h$ s6 a* x2 d2 X' z3 k% K
现在和大家吹吹此测试,我说的不全正确,但讨论不分对和错,呵呵。
. u% V! O% w5 W测试设备:UL实验室测试用的设备厂家-Biddle,此品牌在国内少得可怜要20多万,且测试计算繁琐。
2 p8 {% \2 g/ n \; A. r当然国内也有其它代替的品牌,有一两家能生产(只讨论技术,不说厂家),测试数据结果与Biddle公司的不相上下,用其中一家本人与Biddle仪器作了对比测试的。% [3 M( y1 ^! u6 a1 D# `
测试方法准备<UL2556上面有>:取样品5mX3个试样,分别放在玻璃器皿内(3m缠绕或扎圈),两端各留1m伸出来(从水箱伸出来便于测试),玻璃器皿放在恒温水箱中,玻璃器皿和水箱都盛满水(玻璃器皿和水箱要持平),加温60+/-1CX14天,且注意加水,水要完全能浸泡电线试样,玻璃器皿上用锡水遮盖(UL实验室是这样做的,且扎电线用纤维绳扎)
O) s+ t) |& a. L% l具体测试,因为我没有用Biddle仪器测试,很繁琐哦,但我目击测试过,呵呵。只用过国产设备测试,暂略了。下是进口和国产设备图片。
, h, z- e* m- \8 a) J4 o测试结果:本人测试过多家的电线,大多是失败的,但有些用料不错及押出工艺好的,能一次性能过,有些是测试两次或三次才OK,送到UL结果差不多。把测试报告贴出来看看。, i4 i' [8 z3 ]5 C C/ H
2 F) L/ F8 K) X2 ?( [
重点要说的是测试失败原因。
/ ?$ a" g$ `8 F4 Z2 [1.不重视此测试项目,不测试此项目,基本上是碰运气送出,依过去送样没有失败的经验押出就行,当然检验最基本的就行了,最不解的连老化和绝缘电阻都不测试。。。。。
% P4 n+ q; E, o; e; k2.测试过一些项目,也包括老化和绝缘电阻,但设备是不是标准的或测试方法对不对,就不知道了,尤其是老化箱换气要求,呵呵,为什么要说老化和绝缘电阻等测试了,下面告诉你。( N; e6 a- b( |
3.选材不行,主要是胶料,可以说国内一般厂家的料如果每次都能通过,前提是制作工艺相同基本下,打死我不信,国内为电线厂做料的水平,大家清楚,不说了。能通过的大多有运气成分在,撞上了一次或两次通过,也不稳定。最好要选大厂,最好是国外大厂,国外有多家就不说了(人家以为我在打广告),用国外厂的也麻烦,后续审厂做假太麻烦了。
2 v1 b" y" r# N4 K0 c% v4.制作工艺,主要是押出,其次是绞铜(绞铜不行,可能运气不好碰到那截,刚好测试NG),这个不说了,不是我的特长和要说的。+ ?" V: N, `( U# C2 x/ `8 K
5.说说不能理解的失败原因:有人说我在某机构或某地方测试过OK的,或这次制作工艺和上次一样的,或这个样品是上次送UL剩下的,而上次都通过等。
0 u0 R4 m( E) \ k; [0 z" v其实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像这种项目每个机构每人每次测试的结果都有区别,如果测试方法和设备是好的,应该相差不大。如果方法和设备相差大,就不用说了。如果制作工艺(如押出)有问题呀取样不一致,比如说上次送的是后押出段,这次是前段押出的(先打卷在里面),如胶料塑化不好,前后不均匀,起粒、OD不一样、机器有问题等,,,如偏心或铜线跳股或飞线等。。。。出现的问题真多。所以运气成分还是有的。9 V$ G. x; s' U' L
6。其它的明天写。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安规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