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近日,“中国生乳标准全球最差”的争论再度成为焦点。昨日,卫生部网站刊发了农业部、卫生部两位专家对相关问题的答疑。文章中,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教授级高工孟瑾透露称,农业部正制订生乳分级标准,引导乳企按照生乳等级生产差异化乳品。
/ E( B* Z: d; w% i8 G
; D/ s M0 `4 D 孟瑾昨日称,为进一步鼓励奶牛科学饲养,推进生乳收购“按质论价”的进程,农业部正在着手制订生乳分级标准,引导乳品加工企业合理使用不同等级的生乳生产差异化乳品。9 |% L) r S+ S8 g
4 o! s# S3 T: T' W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乳品安全标准工作专家组组长王竹天也表示,卫生部依法正在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并将根据跟踪评价意见对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乳品企业根据优质优价的原则收购牛乳,将不同蛋白质含量的生乳用于不同类型乳制品产品的生产。3 F E2 D1 Y% w* S
1 y" l6 V: [4 J 另外,孟瑾认为,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水平的提高,养殖环境的改善,生乳菌落总数会逐步降低。国家鼓励企业在生乳收购中设置菌落总数分级收购标准,引导奶农标准化规模养殖,不断提高生乳质量,我们也将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及时调整相关指标。
1 N, S9 W) L0 y' d; n9 |/ q2 _( F4 _6 \ N% S
释疑
: v Y0 ^$ B- ?+ }4 Z, e; m3 r: p* O+ @4 P
现行的生乳标准中,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2.95%(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降到了2.8%(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的每毫升50万调至200万,报道称,均为历史新低。$ z) s: V/ ]2 O) w- e: k5 _
4 ]: {. J3 S% z% d& m 新国标是否受到企业绑架?生乳降低标准,是否影响民众所喝牛奶的质量?昨日,卫生部网站刊发卫生部和农业部两位专家的文章,对此进行了答疑。" N; G( P9 i9 T! c
' S) j& j% v Q% B
焦点1 生乳标准被企业绑架?
. R1 M5 V- L1 M$ y- @9 t/ a
# g, D: o! R. [( L 质疑1 B7 `( C% t2 E L* x6 J
2 _! p! [' s+ D# p' H 在日前举办的牛奶行业研讨会上,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认为,现行生乳标准是史上最低,并称这个标准是遭到大企业利益挟持的结果。& \4 h9 j6 O: {) @% }! Z
: Q3 s' Z" Y2 C0 W! f7 Y7 I+ Z 《羊城晚报》报道称,曾参与乳业国标制定的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执行副会长魏荣禄曾向媒体证实,乳业国标做初稿时,蒙牛制定巴氏奶标准,伊利制定超高灭菌奶标准,光明制定的是酸奶标准,“这对国家标准的影响肯定是存在的”。
+ k' Z, k2 P2 p, J
+ x0 F `6 S4 v8 E2 L" a; L 回应+ P; C% }4 o1 M& [2 Q1 ~; h4 o
* x: e1 ^5 k8 H/ ]5 o' g0 g* e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乳品安全标准工作专家组组长王竹天说,乳品“新国标”由卫生部、农业部、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组成,并由各部门推荐近70名专家组建了专家组,王竹天说,(小组)广泛征求部门、科研机构、行业、专家的意见,并上网公开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同时通报了世贸组织(WTO)。经过1年的努力,完成了包括《生乳》在内的66项乳品标准。; ]$ T; X! `0 u- i _5 L4 W- E5 F0 n* V
8 o9 A" k+ I! b5 e. `) V 王竹天说,乳品安全标准的清理整合工作始终坚持四原则:一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宗旨;二是与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相衔接;三是根据乳品安全特性合理分类,整合现行乳品安全相关标准,扩大标准覆盖面;四是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并积极借鉴国外管理经验。+ g- i3 C) G B
" i6 x9 T& @. F$ H* C9 q1 y
焦点2 生乳标准降低影响健康?
4 l- D' |! e* S6 E- _9 F
0 a- G4 e' }+ F! G. t" ^$ B 质疑1 }6 \8 X3 s7 F1 n! j4 g
j& j) X- g$ P4 a/ @0 A
王丁棉对乳业国标进行了炮轰,称按现行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每百克生乳的蛋白质含量为大于等于2.80克,而在该标准颁布前的要求是不低于2.95克。
; J# C E, b6 y8 }+ s' z
# J' O& _+ D- Z 回应: l( Y e+ |: o2 z9 j+ A0 i! Q, S
" Q7 F: I1 ^! W. n* U" u 孟瑾说,《生乳》蛋白质指标是反映原料乳的质量指标,不是供消费者食用的乳制品产品的指标。/ T* k2 I/ w* N# d1 p! U+ ?0 N
+ N( B; N8 |. d5 s; [ l9 K, `* r 据农业部的一项调查,2007年到2008年夏季,北方一些省份生乳蛋白质含量低于2.95克/100克的比例分别达到75%和90%。7 G* ^1 Z2 [; p) A* ?
; O6 L- f9 b( Q
孟瑾表示,生乳蛋白质含量受奶牛品种、饲料、饲养管理、泌乳期、气候等多个因素影响,“比如在5月下旬至8月下旬的3个月的泌乳期内,相当一部分牛奶蛋白质含量低于2.95%的平均值。”3 n& G H' x. J1 b- U
F" Q+ U& @: c4 w/ N2 f 据农业部门调查,我国生乳蛋白质含量范围在2.8%-3.2%之间,平均值为2.95%,孟瑾称,生乳标准中蛋白质含量指标是生乳收购的最低要求,但不同的乳产品,必须达到相应的国家蛋白质含量标准,才可上市销售。
( w1 P& m. {/ e. }6 a6 [; o, R: L# X
焦点3 菌落总数门槛为何降低?& T$ l2 X: }) X# H
( } B. Q/ c2 H( Z 质疑( ]! ]/ e, a: G: W6 [/ _3 |5 _* W
, H; @" q8 r& N D- I
王丁棉称,去年以前,我国牛奶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50万个,现行标准原奶细菌数允许最大值为200万个/毫升,是欧美标准20倍。
, y: r4 M. G# ]' C. H6 m; B4 I2 g
6 d. I+ Y8 y M+ R9 i- k! R5 [7 C/ o 回应+ h: w. {2 X# t! K0 I
/ c% D+ L; ~( f3 E( ?, R/ w( Y$ N
孟瑾说,生乳是作为原料乳的,消费者不会直接饮用,生产企业要经过杀菌等工艺,达到乳制品产品国家标准规定后,才能上市销售。
8 S- K- j W1 m( m O
y8 a$ \; S, ]# C* x4 s& [# r 他说,1986年时,农业部门制定的《生鲜乳收购标准》将生乳中菌落总数分为四个等级,Ⅰ级低于50万CFU(菌落形成单位)/毫升,Ⅱ级低于100万CFU/毫升,Ⅲ级低于200万CFU/毫升,Ⅳ级低于400万CFU/毫升,按照该标准,菌落总数小于等于400万CFU/毫升的生乳都符合收购要求。9 `4 s& Y9 I5 `
7 I; [9 e3 q- I- h( o 新公布的《生乳》标准,将生乳中菌落总数指标从400万CFU/毫升调整为200万CFU/毫升,是提高了生乳收购门槛,应该说是要求更加严格了。: K3 H2 A; l0 P& _2 q
M$ i' ?7 K3 d$ U4 p( T/ ] 观点
" S5 p$ H5 X, u3 h Q8 E: d5 o
2 t0 m( {/ R& R! Z “保护小奶农?这是借口”' t( k4 q, ]+ U) D5 F1 q
% A. s8 L/ t: W+ x* i+ A
四次参与乳品“国标”制定的西南民族大学教授魏荣禄说,从25年前的每毫升50万个的菌落总数标准,到现在定为200万个,确实令人匪夷所思。“200万个是什么概念?形象地说,就是在牛场挤奶的牛舍里,苍蝇乱飞”。
: I4 ^! |/ v/ A
( J) O% s: R3 r) r 对于降低乳业标准,一种理直气壮的解释是“国情决定论”。称这一标准符合我国奶牛泌乳规律及国内的养殖现实。但不少养殖户、奶业专家,甚至包括部分生产加工企业,并不认同这一说法。' k3 ?& M- \# i4 w6 A. A, u
% x( R) e0 O5 i8 V; D% K7 P 合肥市一家奶牛养殖场负责人坦言,宣称降低质量标准是为保护小型奶农利益,这是一个借口,牛奶挤下时微生物含量很少,只是后面收集、保管、运输中才呈几何数增长。如果采取分散养殖、集中挤奶等方法,加上后续的冷链运输,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关部门和一些大型加工企业不想解决问题,而是以此为借口,迁就降低奶业质量标准。这是不负责任的。”
$ }: h' Z" j. P: y7 F: L- e; Y: u [* v2 J" H% m1 a# }2 |/ ?
“企业不愿做、养殖户做不了、政府推动又不够,这是一个尴尬局面。”魏荣禄说,最终只能迁就降低质量标准。
6 Z$ }/ h% h# n% r& N9 W* z" J
. n0 ~& ]! O* ~ 实事求是地说,降低标准成为“最省事”的做法。既可以名正言顺说保护奶农利益,又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有关部门也容易管理。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
# u2 Q6 |$ F+ }- `+ [+ A5 t" y' S1 G* H' [2 ^$ C7 d
; I4 S! t9 v9 ?% F. E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吴鹏(除署名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