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收购原奶时,要求蛋白质含量高于奶业国标;加工时再加水稀释奶源谋取暴利。
5 n+ r" f) b! S- k 据新华社电 细菌总数放宽了4倍,蛋白质含量标准降低——近期,中国奶业标准“世界最低”引发公众质疑。据悉,这一生乳“新国标”是有关部门2010年出台的。
) ^4 X& O* ]6 u/ W 为何在食品安全之弦越绷越紧的今天,乳品质量标准却不升反降?这样的标准究竟维护了谁的利益?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A$ c% k2 c' q: y0 @+ O7 p+ {
菌落数200万
$ d* f+ S, r1 z 相当于挤奶时苍蝇乱飞
( _* |& g. P' [4 T. U “新国标”菌落总数比美国、欧盟10万个的标准高出20倍。 ?0 s3 J C. d6 @2 }# M) j+ G- Z
围绕有关部门新修订的生乳“新国标”,部分公众质疑“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两项指标。2010年以前,我国生乳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不超过50万个,蛋白质含量最低每百克2.95克。新修订的标准变为:每毫升细菌限量总数提高到200万个,蛋白质最低含量下调至2.8克。
. s# i& `1 T7 _3 C9 q% |& H, V 对此,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说,“新国标”蛋白质含量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而菌落总数则比美国、欧盟10万个的标准高出20倍。这一标准堪称“世界最低”。, f( U! t1 j3 R& n0 E
一些消费者担心,这一“世界最低”的奶业标准,是否会对人身健康有影响?
1 y0 g, C* v( f2 W( a4 R0 i. e 四次参与乳品“国标”制定的西南民族大学教授魏荣禄,研究乳品加工学已长达50年。他说,从25年前的每毫升50万个的菌落总数标准,到现在定为200万个,确实令人匪夷所思。“200万个是什么概念?形象地说,就是在牛场挤奶的牛舍里,苍蝇乱飞。”魏荣禄说,原奶细菌包括乳酸菌、酵母菌、霉菌以及致病菌,如此低的标准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 o# Y, |3 Z" i" Q 而过宽的奶业标准也必然给部分加工企业留下“问题”空间。3 |- I: W! I6 ~9 S* D% c( s6 o
一些养殖户透露,“新国标”过低的蛋白质标准,给“注水奶”提供了空间。一些乳品企业收购原奶时,要求蛋白质含量标准达到3以上,但加工时却加水稀释奶源,按2.8的“新国标”执行,从中谋取暴利。
% a6 `- c3 h% L 按乳业发达国家标准4 s0 \8 k7 W/ x
70%散养殖户将杀牛?
% h3 n* q5 e `! ]- R( ] “一些大型加工企业以此为借口,迁就降低奶业质量标准。这是不负责任的。”$ L# P, O$ p, s b/ w/ t
对于降低乳业标准,一种理直气壮的解释是“国情决定论”。
* r2 ^% M& Y" } 有关部门曾在去年7月称,“新国标”设置主要考虑我国奶牛养殖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养殖转型的过程中,奶牛饲养中粗饲料结构单一、优质饲草饲喂率低,因此生乳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这一标准也符合我国奶牛泌乳规律及国内的养殖现实。5 N X! c$ d1 O4 Q
近期,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更明确表示,如果中国现在按乳业发达国家标准执行,那么占总量70%的散养殖户中,绝大部分要倒奶、卖牛或杀牛。) ]! H. J+ p8 _' O) {( D
但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不少养殖户、奶业专家,甚至包括部分生产加工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不认同这一说法。
8 Y6 K* M( K8 ]8 D1 \ 合肥市一家奶牛养殖场负责人坦言,宣称降低质量标准是为保护小型奶农利益,这是一个借口,实质问题是“对奶源的管理问题”。
5 ]$ k" J. U m) P; p 这位负责人说,牛奶挤下时微生物含量很少,只是后面收集、保管、运输中才呈几何级数增长。如果采取分散养殖、集中挤奶等方法,加上后续的冷链运输,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关部门和一些大型加工企业不想解决问题,而是以此为借口,迁就降低奶业质量标准。这是不负责任的。”" h& ]. U% V0 h
一些养殖户表示,他们曾向加工企业提出建集中挤奶站,但企业不愿意干,一是不愿增加奶站投资成本,二是怕管理出了问题承担责任。. s1 V& S8 Q, e, i A; x
“企业不愿做、养殖户做不了、政府推动又不够,这是一个尴尬局面。”魏荣禄说,最终只能迁就降低质量标准。
3 n9 z0 d9 K0 m5 h1 j 实事求是地说,降低标准成为“最省事”的做法。既可以名正言顺说保护奶农利益,又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有关部门也容易管理。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
1 m; N; v- C( E 应建牛奶分级制度
& R; ]) b8 R' T7 j, [- {7 v 不同标准实行不同价格
K. W/ }& U: y& B “现在有些企业把奶粉还原为液态奶,还称为纯牛奶,糊弄消费者。”6 J- D: t$ t& i3 y, Y4 \# u
业内人士担心,“低标准”会助长奶源争夺战,带来行业竞争混乱局面。据介绍,奶源收购半径正常应是250公里范围内,但现在很多企业为抢奶源,收购半径达到四五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这导致牛奶中的微生物指标要翻好几倍。 o; t! v9 v/ B; p R7 G Q
更令人担忧的是,“低标准”还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国产奶品质的信心下降,转而青睐洋奶粉,从而导致国产奶市场萎缩。+ |2 @0 `, l G' `
另据记者调查,除了牛奶质量标准低,我国奶业标准还存在其他问题。
G6 k6 B1 n' ]: m 一些业内人士透露,奶业产品定名不科学也是突出问题。“现在有些企业把奶粉还原为液态奶,还称为纯牛奶,这是糊弄消费者。”魏荣禄说,无论是还原奶,还是高温杀菌液态奶,都必须加香精、稳定剂,否则牛奶口味会大大改变,这怎么能称为纯牛奶呢?
$ Z* R: Z, r* S* H 据悉,我国奶业中的不规范问题正引起国家相关方面的重视,中国奶业协会会长、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表示,目前我国乳品加工方面,部分企业重市场开拓轻奶源基地建设,争抢奶源、压级压价现象交替发生,影响了生鲜乳正常收购秩序。在监管方面,奶业生产环节多、链条长,基层监管单位人员不足、经费短缺、手段缺乏,与监管任务的要求不适应。解决乳品质量安全问题,既十分紧迫又需要长期努力。7 _& s6 p6 Q' ^
相关人士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提高奶业标准的同时,应建立牛奶分级制度。不同标准实行不同价格,强制牛奶产品标示达到几级标准。这样不仅对消费者有利,对奶农有利,也有利于加工企业不断追求产品质量。(东方早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