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安规
安规论坛 | 仪器设备 | 求职招聘 | 国家标准 公告 | 教程 | 家电 | 灯具 | 环保 | ITAV 签到 充值 在线 打卡 设备 好友| 帖子| 空间| 日志| 相册
IP淋雨机 | 证书查询 | 规范下载 | 资质查询 招聘 | 考试 | 线缆 | 玩具 | 标准 | 综 合 红包 邮箱 打卡 工资 禁言 分享| 记录| 道具| 勋章| 任务
水平垂直燃烧机 | 针焰 | 灼热丝 | 漏电起痕
IP防水防尘设备|拉力机|恒温恒湿|标准试验指
灯头量规|插头量规|静风烤箱|电池设备|球压
万年历 | 距劳动节还有17天5小时22分55秒
自2007年5月10日,安规网已运行 6548天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下午 6 点 37 分 05 秒
IP淋雨设备| 恒温恒湿箱| 拉力机| 医疗检测设备ASTC+那尔|沙特SASO Saber GCC 埃及COC水平垂直燃烧机|灼热丝|针焰试验机|漏电起痕试验机
灯头量规|试验指|插头插座量规|灯具检测设备耐划痕试验机|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 | 耦合器设备广东安规-原厂生产-满足标准-审核无忧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音视频产品] 关于接地测试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6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安规检测
有限公司提供:
个人认为, 如果测试时只能通过将喷涂层刮掉才能通过的话,那么在产品设计上就应当对这个点进行喷涂保护。
# U) h# b' U- h$ o9 H( }1 L* J0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6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讨论,我也是做这块的,期待最佳解决方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6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刮掉涂层 ,大小够夹就行了  不过我对于最远处有疑问,有人判断是对角线, 但是对角线的是距离最远,难道电阻最大吗? 那比如外壳是有几部分组成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6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BIAOJIAWU 发表于 2013-10-16 16:19 9 d! Z0 C( A) L, X
生產線上做例行測試時不能對外殼刮去油漆來做接地電阻測試, 這種情況生產線應如何測試?  x3 _7 K+ l' ^4 ?  T8 k! r

" @) m+ D% a: ]5 Y高手均跳出來講 ...

. s; W- p; d+ @) b7 h最近很忙,但你消息我,问我的意见,那我就回复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7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met_hu 于 2013-10-17 00:24 编辑 / Y' s6 U9 [7 c# B' C( M' Q  F

% _5 x% @( A. F- p* }' N谈一下我个人的理解,各位随便看看,不想引发争论。
' s  z# q2 N! d1 B: G' b1 T问题可能要从两个方面来看:1.型式试验; 2.例行检验
/ _- \: I) B5 a$ S& c9 F7 N" o对于型式试验,那就应该从标准中找答案,问题中说产品是950,以下引用4943。; ?/ c8 E5 w$ w( ?, \# w
重点相关条文8 o: ]0 N0 s8 \2 ^
2.6 接地和连接保护措施 : N) \) B6 \1 I! }3 j6 S2 F
2.6.1 保护接地 ( ^* @. f2 Z5 A. o& b/ X
设备的下列零部件应当可靠地连接到设备的电源保护接地端子上。
$ O4 N$ V$ u  n$ O& n单一故障(见1.4.14)时可能带危险电压的可触及导电零部件;: t, H' _6 }0 b
2.6.3 保护接地导体和保护连接导体 2.6.3.1 3 `4 O1 i! q4 k. d+ L
基本要求 保护接地导体和保护连接导体应当有足够的承载电流的能力。 : C4 y& r+ S- k' k4 F1 L( B
2.6.3.4 接地导体及其连接的电阻
# Z3 n& y; Q- l. g接地导体及其端子不得有过大的电阻。   w- u" M9 q" j" `& R, [- v' `
保护接地导体可认为符合要求无需进行试验。 : S6 h, A: d# R: |) o& }7 M
如果保护连接导体在其整个长度范围内满足表3B(见3.2.5)小导体尺寸要求并且他们的所有 端子满足表3E(见3.3.5)的小尺寸要求,则认为符合要求,无需进行试验。 通过检查、测量来检验其是否合格。7 v  X1 l: K7 r# ^
对于保护连接导体在其整个长度范围内不满足表3B(见 3.2.5)小尺寸要求或其保护连接端子不全部满足表3E(见3.3.5)的小尺寸要求的可通过下列 试验来检验其是否合格。 ( p& ]. L; ~0 A( `. \9 [5 L6 t
保护连接导体在下列规定时间内通过试验电流后测量其电压降。试验电流可以是交流也可以是 直流,试验电压不得超过12V。测量应当在电源保护接地端子和设备中按2.6.1要求需要接地的点之间进行。* D4 E/ ^7 I# t5 G& l4 K
分析一下:2 `+ e9 g. ]- P# |
问题来看,产品是I类设备,金属外壳。
; b3 A% ^6 v- K# }+ A2 p为什么要做接地电阻测试?2 y. K0 a5 `5 r& r
“保护接地导体和保护连接导体应当有足够的承载电流的能力。”
6 J0 z3 b3 N7 ~+ s2 n什么要接地?$ O& A9 |7 X+ S1 s* x  v  s# m
“单一故障(见1.4.14)时可能带危险电压的可触及导电零部件”  w* w  `) `! F: I* z+ c
那么金属外壳就一定要做接地电阻吗?" J/ ?5 [! c. m. W. H8 `: M
这个金属外壳的触及在标准意义上来说有危险吗?
0 y5 `' \: R# `9 n  很多产品是I类设备,II类结构。根据CTL相关决议,这种产品是不能使用回字标记,声明为II类产品的。既然产品满足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要求,那这个金属外壳就不适用本条款了。8 J* n' y9 T% G* v6 L
金属外壳是“可触及导电零部件”还是“保护连接导体”?
" D2 m# y8 ^4 |0 y(分不清保护接地导体和保护连接导体的自己复习定义). N7 Y0 b  Z9 F! @- o
肯定不是“保护接地导体”,再者“保护接地导体可认为符合要求无需进行试验”( G$ C7 i, G8 a
如果是“可触及导电零部件”,那我们讨论金属外壳做接地电阻一开始就是一个伪命题。! U' V; s1 W8 ~$ ?. g$ I1 Z' Z
我们关心的只是“保护接地导体”与“可触及导电零部件”(金属外壳)”之间起连接作用的那部分,既“保护连接导体”3 f  R7 C3 k! w+ B0 [+ l* U
连接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螺钉这种,那有螺钉、端子、耐腐蚀等要求; 一种是导线、导体,有尺寸、端子等要求。
7 l! n+ G! j& k. T/ h5 @' `标准说明了“如果保护连接导体在其整个长度范围内满足表3B(见3.2.5)小导体尺寸要求并且他们的所有端子满足表3E(见3.3.5)的小尺寸要求,则认为符合要求,无需进行试验。”
3 Q, E% ^% F, E/ ~) q5 N(有多少人关注了这条?或者说有多少检测人员、工厂检查员、设计人员知道有这条,但又不敢在接地连续性这条打上N/A?难道就非要刮啊刮,测出个合格的数据,才放心?)如果连接的可靠性不能通过观察等确定,那应该做接地电阻测试,但测试位置是“电源保护接地端子和设备中按2.6.1要求需要接地的点之间进行”,是接地点,有多个的话,要考虑最远的接地点,没说是最远的“可触及导电零部件”吧( S* C( p/ J0 g: u! e* z
呵呵,随便说说,不要在意,标准解释权不在我这里,不过我有机会的话,倒是可以当面和标准的编写者请教一下这个问题。$ a. D4 R& B8 k) B  Q+ U

评分

参与人数 1安规金币 +2 收起 理由
BIAOJIAWU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7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问我,也是想听听实际工厂检查对于例行检验的处理吧。
- g5 c0 d* Z$ ~9 Y% Q" E也是谈谈我个人碰到的一些情况,和个人的处理,不代表官方,也不要借此和别的检查员比较。. q' `- h$ w# u: Q/ C. c/ \1 W
1.审过笔记本电脑用的电源适配器
$ x! L) Z" Z9 ~+ a) N, E$ u I类设备,带接地的三芯器具插座输入,全塑料外壳,输出软线、连接器与电脑相连。: L. I5 @7 q$ q3 H) c" x5 _
大部分的都是这种吧。2 }" A6 s. L3 G% {: i
工厂例行检验文件规定要做接地电阻,现场没有相关过程和记录。
! G7 }+ `& x4 ?. Q1 B回答,做不了,外壳都是塑料的,输出端与初级隔离,也不接地,不信我拿万用表量给你看。, C) x* Q1 E0 n/ C7 I0 A+ f
我问他,你耐压怎么做的,他说我们耐压要求很严的,初级-外壳; 初级-输出端子都打3000V的。
, d+ @, v' B# B) ?我最后现场进行了3000V的指定试验,结果合格,接地电阻没有进行。
: h0 Y% K) s) ^% Z+ b) d& O对于例行检验,我提了个人的见意:/ f: v. W9 l6 _7 |; o8 t/ P
如果你们的产品确为II类结构,并按加强绝缘进行了考核,我接受你们在例行检验中去掉接地电阻项目,只要备注清楚。
9 g$ G/ X1 ~4 K: }0 f! G% w, u% W/ [2.某大屏DLP显示器工厂, {! T7 ?+ g0 F8 z2 {
I类设备,金属外壳,外壳全部喷涂了黑漆$ F9 o' @3 t# V8 ~5 [) o! M! R8 n, |
现场进行了接地电阻的指定试验,试了多个点,都不通,试了螺钉也大于100毫欧,测试人员吓得一头汗。然后问我把漆刮掉再测一次可以吗?  J8 O: q& i8 [' q% k+ D6 }1 r5 c
我问,你们出货的话,真的能每台都刮掉吗?如果刮掉了,客户能接受吗?他没法回答。8 I, v2 N7 R4 p& ?
然后我就和他一起分析,提了一些建议。5 b+ F+ `5 z% v8 _6 ?% e! T
1.机外部分,刮掉的确不太现实,是否可以在机内侧金属表面,特别是螺钉位置,在喷漆前适当的做一点防护处理,工厂觉得虽然麻烦了一点,但基本也是可行的。
/ r( B4 e8 v5 N$ ~8 c5 h. F2.看产品结构发现,该产品的机芯(光机部分)是已经单独通过CCC认证的,也是金属外壳的I类产品,DLP整机产品,是通过机芯的器具输入插座供电并与电网的接地相连,工厂的加工过程,就是在机芯的基础上安装玻璃反射组件和外面的金属机箱,没有其它电气部分,机芯与机箱是螺钉和支架固定。
! D$ e4 D! p6 e7 p( O2 z* n4 ?8 `个人认为,机芯的输入插座接地端与机芯外壳之间已经CCC认证,满足接地要求,(应该也进行过100%例行检验),所以整机产品的外壳接地防护相对风险已经由此降低了。2 M- j  C. U) P) I! f/ v: d' v
所以最终此次我给出的意见是:( b' z  A9 \1 s5 S/ [
1)可行的话,例行检验可以在固定机芯的机器内部的螺钉和支架上进行。
+ D1 O; k0 r& a- [5 P* X   因为例行检验的定义是例行检验后不应再有影响安全性能的生产加工过程,一般只进行加贴标签和包装,但这种特殊情况,我们可以认为后续的一些组装过程,对安全性的影响可控,所以接受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例行检验。8 c& I9 Y, c' e: e9 s
2)先接地测试,最后加工完成后再进行最终的耐压例行检验。
" B5 ?  a# T+ h3)对加装机芯至支架的生产过程,必须识别为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明确作业指导书(安装位置图片,结构),对固定螺钉的扭力受控并点检。+ Q; {# f9 _  f% o+ p  }! C6 _5 ]
4)对机芯在进料检验时进行耐压和接地的抽检,供方提供出厂例行检验证明。# q% u6 q' Q7 \  y& \% w# a) h! P
) @6 r! n8 r9 |) j( M; Q
以上仅供拓展思维,不参与讨论。
9 g$ y, c- V4 t5 K% j( g3 P5 h6 P4 c. _6 @- W, Z* i

评分

参与人数 2安规金币 +24 收起 理由
山炮 + 20 安规好帖很给力!
BIAOJIAWU +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7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comet_hu 发表于 2013-10-17 01:10
) o! B2 e2 f) }& Y* @9 n( y既然问我,也是想听听实际工厂检查对于例行检验的处理吧。
" M* N/ A3 i! N2 W$ ^+ O( c也是谈谈我个人碰到的一些情况,和个人的处理, ...

8 v  |/ z1 K0 Q, x, ^2 U& X8 Z& Z楼主说的很有道理,我原来设计的产品很多3PIN输入的是按照II类设计的,如果真要测接地电阻,也可以做,但是不做也没有问题,我的各部分绝缘和距离都能达到II类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规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安规网为您推荐

QQ|关于安规|小黑屋|安规QQ群|Archiver|手机版|安规网 ( 粤ICP13023453-10 )

GMT+8, 2025-4-14 02:37 , Processed in 0.09476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