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 鸣& b3 p4 V' r' z; b
4 P* ^4 |" b2 a9 x- B
听过一个感人的故事:某地一位少年负气出走,三年间没音讯。终于一天,浪子动了回家的念头。不过,倔强的小伙子给自己设置了两种选择:如果门能推开,他就拥抱自己的父母;如果被锁上,那就继续云游。到了夜深人静,他轻轻地走近家门,停顿片刻,伸手推门———居然吱吱呀呀地开了,门是虚掩着的。原来,自从孩子离家,那位母亲从来没有插过门。! W) X$ e% Q) c( G
6 J. ?/ [) y" U2 A9 g
社会是一口巨大的“压力锅”,其中“煮”得最苦的是孩子。他们如同小“奴隶”,天天拖着沉重的拉杆箱书包上学,被升学率、排名榜整得晕头转向。按说,能保护他们的只有父母。可是当回到家中,面对斥责和白眼,许多小朋友发现:连最后一个“避难所”也丢了。遇到人生挫折时,大人有酒,有朋友,有电视,有麻将。孩子却无处逃避———一个小小的人儿,只能和作业本厮守。那天,一位女士正上班,孩子的班主任打电话告状:您的孩子上课做小动作。问:什么小动作?答:老师讲课时,他在下面画画。听到这些,母亲的脸气红了,准备回家狠狠教训孩子一顿。这时,旁边一位老同志坚决地制止了她。老同志说,你最好冷静地想想。首先,老师的“告密”行为很不光彩;其次,母亲的粗暴指责,会给孩子造成巨大恐惧。你想过孩子的心有多么脆弱吗?这么一聊,那位母亲恍然大悟。一项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家里什么地方最温暖?孩子们的答案既不是饭桌、也不是被窝,居然是上了锁的卫生间。因为孩子一个人躲在里面,心里能拥有安全感。这些年,从报道和统计看,中国孩子的叛逆性越来越强烈,反叛期也开始延长。这种长期压力下的反弹,其厉害程度叫有的家长受不了。如果当初营造一个民*主的家庭气氛,不去帮应试教育的忙,并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他们留点面子,留出改正的时间,我相信,以后“强烈反弹”的报复行为就会弱化。当你把一个小孩子的心路统统堵死,剧烈爆发只是早晚的事。' X5 U0 j. v, c5 Z; Q% F9 W- n, Z
* ]- y( s6 [, K8 y
请问,谁没有软弱动摇过?谁不曾退缩和逃避?人的一生总会出错做傻事,孩子会,大人也会。比如,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平均每天要撒20个谎。包括饿着肚子说“我刚吃过”,或“领导,您真英俊”之类的恭维。只是说得太多太正式,自己已经察觉不到了。然而,像撒谎、偷懒、钻空子之类的劣行,似乎成了大人的“特权”,孩子们则只能保持“高尚纯洁”的姿势。您知道吗?这个雕像般的姿势很累很苦,坚持不了很久。孩子有时撒点儿小谎,有时忘了写作业,这样做都是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实在是太小了,承受能力又很弱———弱到了父母一瞪眼就哆嗦的地步。因而,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必要时,不妨给孩子一次犯错误的机会。家长假装没看见,就等于给他留门儿了。父母之爱之所以伟大,就是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共同承受压力,而不是把他推在前头独自面对。人世间最浓的亲情,不是“冲”糖水似地冲出来的,而是像“熬”百年老汤似的熬出来的。
6 b( _. ^/ e. h4 D* b# X, Z/ k9 D! \; G" T
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不是父母的显赫地位,不是孩子门门百分的荣耀,而是那种看似无意的宽容气氛。最后,我想对孩子们说,你们应该懂得:这个世界上,能做到给你们天天留门儿的,只有你的父母。一位年轻父亲听完这番道理后,问我:难道只有孩子希望家长能给自己留门儿吗?' E+ P1 r: j, |- t& ~" ?+ `2 j
M; o7 K2 y2 M: W8 U: }* X* B
这话问得深了。《中国质量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