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被施耐德的知识产权大棒穷追猛打前后纠缠长达十多年后,正泰上演了一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好戏。
' Y% O/ E! j/ J4 |9 g% n Q" J7 k; d6 C: S9 g9 F W
9 K) L1 K: h' M& M 历时三年的正泰诉施耐德侵权案日前尘埃落定,施耐德向正泰赔偿1.575亿人民币达成和解。这一和解金额,创下中国知识产权案的最高纪录。
4 U2 y7 Y6 i, w- o2 e: N. G, k9 M
0 f" u+ c- j+ c6 g
4 f# E* \5 c( A* ~& w4 Z/ y 施耐德中国区总裁杜华君表示,公司“乐意停止对抗”,也是中外企业对抗中少见的姿态———从1999年起,施耐德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在世界多个国家对正泰发起了20多次诉讼。
& Q5 ]( S4 f! B* A
$ h1 `4 p8 }2 L$ H- ~
" u% o* g) \( q' }- X2 e 15天付清1.57亿赔偿金
4 c0 U) I6 K4 n6 ~! b8 T' D) F& G$ J5 m; {+ {! q, F
* F! Q k' _% s5 o, z- o" w. o, C8 c" b+ a 2006年7月,正泰集团以天津施耐德生产的断路器产品侵犯其97248479.5号实用新型专利权为由,诉至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后者立即停售并销毁侵权产品,并提出3.3亿元的高额索赔。
3 z/ a. c+ C# k; D x% E0 g6 Z3 D% k, a1 e) a
1 @% B# `6 r: r2 N4 {. `9 ?2 W 2007年9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施耐德败诉,须向原告支付3.3亿的赔偿,并停产侵权产品。宣判后施耐德不服,向浙江高院提起上诉,至本周三达成最终和解。- @3 ]; k; D& K" C( v6 i; r+ L
# w/ h! s' b0 X* g4 O! ]; a7 o
+ e# K. W( T! f2 ^( I 正泰法律总监徐志武称,双方在调解书中达成一致,即“基于本案及双方现有情况,施耐德声明尊重正泰涉案专利,并支付1.57亿元赔偿金”。据协议,施耐德电气低压(天津)有限公司将在15天内向正泰支付全部补偿金。
) Q8 a7 f4 [4 J( x- |6 m; {) P3 @5 }; B0 k9 R
. i S6 r, w8 b0 k1 v3 D “他们连续告我们20多次,我们告一次就受不了了?”正泰董事长南存辉在不同场合讲述了施耐德收购不成“专利开道”的恩怨史:1994年,施耐德希望以现金收购正泰80%股份遭拒;5年后,又提出控股正泰51%股份同样被南存辉拒绝;再过5年,施耐德把门槛降低到各占50%的方式合资,南存辉还是没同意。5 ?4 w7 v. R0 P/ e1 |9 O% _' G1 Z
i3 O8 i/ M3 D1 @2 U# S
4 M2 T# V V- O 南存辉称,施耐德在中国的扩张版图与脉络一直很清晰———通过大量并购中国工业电器企业扩张市场。被收购的中国企业不但交出了市场、生产线、销售渠道,还交出了技术研发和品牌。施耐德收购完成后,就把中国企业的原有品牌搁置。
0 P' Y! P" I# g" s, i$ P8 C' |2 k
7 {! K; _" s- x/ Y 谈判失败后,施耐德在多个国家对正泰提起诉讼。浙江省知识产权局透露,从1999年开始,施耐德曾先后在国外起诉正泰专利侵权18次,在国内起诉6次。" |: u6 b1 r/ X, b! g$ l
5 G7 v8 f9 I: {5 Y5 i
* ^0 j6 q) T2 F+ D# g# A0 i! f “施耐德的起诉并非因为正泰真的侵权,而是跨国公司以知识产权为武器,打压正泰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消灭中国电气行业的龙头企业。”正泰集团是中国输配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工业电器行业产销量最大的企业之一。它成功打入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进入施耐德盘踞的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主要市场。
2 ?! R6 s7 S# w3 O! `: K% @
; J: F+ T! A+ j* f. T {( a" G& m! Z+ ?5 O8 X" N" D w0 s
中国企业专利保卫战胜诉率极低
5 a/ X. D" e: K3 M( Z, o! C" ^. Z) \- Q* \1 W
& h9 y8 } f1 t8 B4 }. r* c. u+ o
罗思(上海)咨询有限公司知识产权律师表示:“这种数量级的和解金额将鼓励中国专利拥有者起诉外国竞争对手。”
- [% T7 `: `# d) A' ~3 b1 E! |( \# Z# G! p2 T
* k2 K- L+ O; Z% i; O# r4 i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在中外专利纠纷中长期被动挨打的中国企业开始掌握主动权:去年3月,移动存储厂商朗科向美国PNY签订专利授权许可协议,这也是第一家中国企业以专利持有者身份与国外企业签署专利授权许可协议,有评论称,朗科的胜利“正式拉开了中国IT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时代的序幕”,而朗科创始人邓国顺将这一胜利归于朗科布局严密的“专利池”。
$ R. x% t5 u# P( F# g% @! R6 E) j3 W4 q& i
) J% D, v3 _ \/ P' W
邓国顺表示,朗科着力于组建知识产权情报系统和数据库。“根据这套体系,我们可迅速知道哪些技术是已经占领的,哪些还是空白;哪些方向是我们必须跑步前进的;哪些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技术。”朗科知识产权人员称,这一情报系统有效保障了朗科的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像车轮一样运转”。
+ J1 o1 G5 |6 x/ N/ b5 Y+ k- v9 V$ d. i, C9 T/ U4 b
; g* D& D: E$ T7 H8 [' I
去年底,华立状告三星侵犯其拥有的GSM/CDMA双模手机专利案也以华立胜诉告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三星赔偿5000万元,这是国产手机在核心知识产权领域首次战胜洋品牌,也是中国手机行业赔偿金额最大的专利侵权案。
4 ^0 [/ R5 D7 N
$ ]2 q" l$ b b, |1 N
4 k/ y% @0 Y4 S% Z 但这并不代表在中外专利对抗中,中方已占据上风。来自浙江法院的数据显示,2003年到2008年,浙江全省法院共受理464宗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其中大部分是浙江民企与国际知名公司之间的纠纷。在这些涉外案件中,国外公司胜诉率在95%以上,其中2008年审结的215件涉外案件中,境外权利人作为原告的胜诉率高达99.07%.# W& B' J3 Q4 P
4 j& E% \8 w q3 ?0 V) Q Q+ f
* O' @9 X; E0 ~
罗思(上海)咨询有限公司知识产权律师称,去年中国公司共获得17.5万项实用新型专利,外国公司获得1500项。“虽然中国企业的专利申请已大幅增加,尤其是实用新型或微型专利,相对容易获得,但在法庭上难以胜诉。”
) e; T/ r7 U! F3 ~$ _3 j% n) k/ ]0 [* L
[南方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