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国家标准将使矿泉水面临更为严格的卫生安全检查。日前,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针对饮用天然矿泉水,发布了《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2008)和《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8538-2008)两个国家标准。前者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后者的实施时间则从4月1日开始,这也意味着与消费者生活密不可分的“饮水安全”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该标准的实施将更加有利于规范矿泉水市场,随着门槛的提高,生产成本也将提高,矿泉水企业将优胜劣汰重新洗牌。
6 z% q* g, N* \5 |% c9 j 新标准溴酸盐有新规
8 k: W0 b3 M/ ]. h a- v( n; M0 G/ x/ B" I4 O- F5 }0 V
据了解,近年来,由于旧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对菌落总数有严格限定,致使部分矿泉水企业为控制菌落总数而加大臭氧投放量,这也就增大了致癌物溴酸盐产生的几率。而新的标准中删除了菌落总数这一项指标,也明确了溴酸盐的标准。; U* v- s% @; y; G8 q ?
& ^! d8 G# R7 }8 }/ A7 ?6 U! ? I 由于早期我国很少使用臭氧对矿泉水进行消毒,因此,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此前并未作出溴酸盐限量要求。但近年来,矿泉水企业普遍采用臭氧杀菌工艺,致使溴酸盐现象凸显出来。2006年,国家标准委下达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修订计划,对矿泉水中溴酸盐问题进行了多次研究,这才参照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对溴酸盐限值的规定,将国家标准中溴酸盐限值初定为0.01mg/L。根据此次新的标准,首次明确规定了溴酸盐的含量,最高不得超过0.01毫克/升。而在10月1日起,矿泉水外包装上必须标注溴酸盐的含量。据了解,此次国家发布的两项标准,虽然删除了菌落总数的规定,但是更加强调了致病菌的指标,还增加了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气荚膜梭菌3项微生物指标。: T3 N1 J- u Q! d! p/ q0 D
, ]1 U, ~9 A1 ~% z# a- e' \ 川水把关严防不安全6 ?7 g! U1 ~5 n# A! U5 U6 a1 {
- Y; J/ o% C* w" @! F
目前川水究竟是不是还安全呢?水文地质专家葛文彬教授曾经指出,水源里是否含有溴元素和饮用水生产过程中的臭氧杀菌是导致溴酸盐超标的两大重要因素,而水源是否含有溴元素成为溴酸盐存在的重要前提。
8 k. N/ d! E5 L) G9 _3 j/ j. Q+ p1 |! k
据介绍,四川100余处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的矿泉水循环径流深度在几十到二百米左右的深度,在水文地质化学环境和湿润的季风气候条件下,溴元素是难以赋存和富集的,所以四川矿泉水天生具备溴酸盐的第一道“防火墙”。而在去年,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对四川市场上的矿泉水产品随机抽样结果显示,冰川时代、蓝剑、五牛、威巍等四川主要矿泉水品牌均未检出溴酸盐。
( F" X$ y1 U# \3 c, Q, I) s1 i# I6 Y% k& u$ K; R: M
记者了解到,蓝剑饮品、全兴,三苏水业等知名水企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启动溴酸盐的检测项目,蓝剑、三苏等品牌多次检测结果均比国际标准低,甚至未检出。三苏矿泉水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3月,省质检院刚刚做了抽检,均达到相关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