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日上午,陈先生在济南一家医院陪孩子输液的过程中发现,输液瓶内有类似于棉絮的物质和黑色沉淀物,令陈先生颇为担忧。陈先生坚持认为这是医院实习生不规范操作造成的,医院则解释称瓶内的异物是因为新针头针孔较大而带进去的,不会对孩子的身体产生影响。
( e* J0 m& p0 S9 @$ i; S
1 j% J% N8 a4 A& r7 f5 b& q 患者家长发现异物# m6 n* n" m0 V2 u% a `" m
, s7 y1 i2 O L- F 20日下午,记者在这家医院门诊一楼见到了陈先生。据他介绍,上午10点左右,他们夫妇俩带着孩子到医院输液。由于孩子 ( d, `6 A( l& C% [, n
患支气管炎,咳嗽得比较厉害,这已经是连续第七天在这家医院输液了。
' c" _6 @3 s" B7 v) P. ]8 W5 v! l: m `5 n* L# G
“当时一个实习生抢着配药。”陈先生向记者介绍,“之前带孩子来输液的时候就有实习生给孩子配药、扎针,我能明显看出她们的操作不熟练,所以今天就直接叫护士给孩子扎针,不过药是实习生配的。”
( e' R' K8 p2 a- F @% K
7 e* |; ?7 Y' X# q) v; T 接下来,陈先生详细叙述了整个输液的过程。在实习生配完药之后准备输液的时候,陈先生发现输液瓶里有类似于棉絮的物质,当时就询问护士,护士告诉他没有问题,不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当已经输了50毫升的时候,陈先生摇了摇输液瓶,结果不仅再次看到棉絮,还有另外一种黑色沉淀物。“当时我就对护士说了,她们看了看后说这瓶药被污染了不能用,于是给孩子重新配药、输液。”陈先生描述。) _5 {# |7 _( k' }
7 Z2 K4 E4 O+ ]. Q O 此后,记者看到了那瓶没有用完、已用信封封存的药品,封口处有医护人员和陈先生的签名。: `# h+ D( w$ M4 S# `
' X q( x: d0 ?/ d7 {
在与医护人员沟通的过程中,陈先生坚持认为,医院方面让操作不熟练的实习生配药、扎针,很有可能是造成药瓶里出现异物的原因。陈先生想拿那瓶药去做鉴定。% M2 N. o" l2 g
* Z# D* u( @& V& @+ A
医护人员称不会有影响
+ C# h1 P6 [. Z4 c+ x
! n$ ?7 x, d+ |$ Q 齐鲁晚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该医院儿科门诊的三名医务人员,她们均表示棉絮和黑色沉淀物“不会对孩子身体造成影响”,并向陈先生和记者详细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异物。
7 S: G }. p2 { c& O* V1 X5 U' ]6 P( a, m- r6 ]
正在值班的一名护士向记者介绍,这种现象最近曾经发生过,可能是由于医院最近更换了新针头的缘故。“因为针头变粗了,斜面更大,在配药的时候就可能将药瓶的瓶塞扎出碎屑,这些碎屑顺带着就到了药瓶里。至于棉絮,则有可能是给瓶塞消毒时留下的,也是扎针的时候被针头带进输液瓶里面的。”
6 Y% Z, J* B6 O' d3 k
) Z% ]0 Y+ ^- }$ _ 这名护士表示,不管是消毒棉还是瓶塞屑,都是经过严格消毒的,而且输液器具有精密过滤的功能,即便是进入药瓶里也不会对药品造成污染,为孩子注射不会存在危险。“如果陈先生对药品存在疑问,可以拿去做相关鉴定。”
7 z! {/ T" X% l+ p
8 T* v" [' C/ k' g% C: D 在解释“实习生操作”的问题时,这名护士介绍,医院是教学单位,有教学任务,实习生都是经过严格培训后才给患者配药、扎针。在实习生操作时,作为指导老师的护士必须遵循“放手不放眼”的规定,即让实习生在值班护士能观察到的范围内操作。而这次出现了瓶内杂质,与实习生的操作行为无关。
4 S2 o# {4 n" C j
6 f/ G4 }* F6 _; ~. j 随后,另外一名护士向记者介绍,输液瓶内出现棉絮的现象很少见,但这不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针对瓶塞碎屑进入输液瓶的问题,她们正在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尽快解决此类问题。(董钊 实 习 生 刘梦瑶 田普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