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电视国家标准的难产,折射出各部门利益难以协调的困局,也在考验政府高层的智慧。
- x! p4 q+ B$ H. B8 N2 b# A! V& K( O- Q/ a( p
得益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宣传,手机电视在国内迅速走红,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时髦热点,随着这一功能日益为公众所认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正逐渐浮出水面。
; w( U G g! F3 Q) |* N% X+ t- C" h V# w8 A: z: n4 f
手机电视的正式名称是移动多媒体广播,实际上,不仅是手机,诸如MP4、USB电视棒、车载GPS以及其他移动多媒体设备均可实现手机电视的功能。业界普遍看好手机电视的市场前景,可以预测的手机电视服务包括频道节目、广告、内容点播以及直接互动等,将带来庞大的市场收入。万方咨询预计,手机电视市场即将起飞,到2011年,中国手机电视收入将达到131.49亿元,用户数则有望达到9000万。4 x( j3 b5 W9 s, m% E- u! t
6 Y1 v; M* F4 n2 V& n2 W c' D
如今,只需要要花费不足800元,就可以买到一个带有广播式电视功能的手机——不过只能是黑手机,因为正规渠道的手机如果要通过入网检测,就不能提供这项功能。对那些热切盼望能躺在浴缸里用手机看NBA比赛的人们来说,这真是一个坏消息。而在尴尬的情况背后,是手机电视国家标准的难产和复杂的部门利益纠葛。0 u! _1 a7 p0 ?& r- _, r/ C- l
# D7 V+ M% f1 U, @6 M' d# B' A( ]- f 目前,竞争手机电视国标的标准至少有4家,但真正具备实力的只有CMMB和T-MMB。现在的局面是:拥有上游频道节目资源的广电总局力推CMMB标准,并将其作为节目播放的唯一制式,而把持着终端手机入网证的工信部则以T-MMB作为主导标准,并拒绝为拥有CMMB功能的手机发放入网证。于是,颇具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双方都扼住了对方的咽喉。作为移动电视产业链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内容和终端的连接被彻底切断,无法运转,结果是谁也喘不过气来,整个移动电视产业链在煎熬中失去发展良机。
( b: _- t. p6 t( ]) F3 u. E7 y) W9 K1 Z3 b" R) U
同出一门
4 m; r. u! P' O. R7 a. C 事实上,如果追溯标准的研发历史,就会发现,无论是T-MMB,还是CMMB,都属广电门下。早在2003年,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在当时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上的竞争已呈白热化之际,广电认为自己作为内容运营者,更有权利制定该标准,于是找到3G标准TD-SCDMA技术的创始人之一的刘辉,由广电控股,发起成立了名为泰美世纪的控股公司,并研发出TiMi方案,即CMMB标准的前身,参与数字电视国标竞争。& z7 s& }& j0 z: b! _3 b/ i
' r+ Y2 R% ~0 b+ y 其时,2008年奥运主办权已经花落北京,广电被要求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推出地面和移动数字电视广播。而那时泰美世纪的技术还在研发之中,深谙中国式政治的广电很清楚这是头等大事,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广电决定寻找一个较有把握的替代技术作为后备。一年后,在广电、原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共同支持下,北京新岸线有限公司成立,致力于研发本土移动电视标准,以成熟的韩国T-DMB为参考,在进行了大规模优化和改造后,形成了现在的T-MMB标准。
$ k( I! [% Q& K; t" _5 c' A6 Q2 j$ j, k7 k
然而,与嫡系的泰美世纪CMMB标准相比,T-MMB在广电的战略中所定位的角色注定了它的命运从一出生,就不会一帆风顺。& D& t( j: Z. v- n, s9 X% U% U
( f/ D: c( `* ` 2006年4月,泰美世纪的TiMi方案在地面数字电视国标的竞争中落败,这意味着如果泰美世纪不能拿下移动电视国标,广电自己的标准将全军覆没。另一方面,经过三年的开发,TiMi方案已日臻成熟。在这样的背景下,广电旋即中止了与新岸线的合作,转而启用泰美世纪的TiMi方案,将其改造成为sTiMi,即CMMB标准。同年,广电宣布将该标准升级为行业标准。失去婆家的新岸线在无奈之下找到当时的信产部,并重新获得了支持。) e3 R3 p U2 W. y1 v' ~$ x+ u. M
0 c$ J% q& P/ ^5 I# W9 U" L+ Q5 k1 b1 C
同年10月,国务院启动了移动电视国标的遴选工作,广电总局随即要求将CMMB作为正式标准,但未能得到其他部委的支持。自此,广电总局和工信部的矛盾浮出水面。
5 R: b6 b0 h4 r$ A# C8 Z# z `* d/ }0 Y: f. _
其间,在至关重要的标准测试环节上,国标评审组决定国标委、原信息产业部、国家广电总局所属的三家检测机构同时进行测试工作。而广电则认为移动电视虽然涉及移动通信终端,但本质上还是一项广播技术,因此应由其下属的广播电视规划院负责评审的测试工作。该提议遭到了其他各方的反对,广电遂于07年年底正式表态退出测试工作。. H5 Y1 d5 r, H1 p
6 T; x, c, P1 w0 D# [
在之后进行的国标评选中,广电总局的CMMB干脆拒绝参加。整个2007年,由国标委负责,发改委协调,广电和工信部参与的移动电视国标评选工作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而奥运却在一天天迫近,时间已经不容许再等了,2008年6月21日,在广电CMMB缺席的情况下,国标委主持召开审查会议,确定T-MMB作为移动电视国标,并提交国务院报批。一旦T-MMB正式成为国标,则CMMB的生存基础就会受到根本性威胁:按照我国标准法的规定,“在公布国家标准之后,该项行业标准即行废止。”广电总局和工信部的矛盾随之激化。
- I, ?; H5 G1 V6 L3 i# a! W# |8 u9 n3 Y
双方大打口水战 % R' \/ V, }" c' G! ]
2008年4月,在T-MMB初步赢得国标遴选之后,新岸线开始高调宣传自己的技术优势。该公司表示,T-MMB基于DAB技术,可与其他国家的主要制式实现兼容,方便实现全球漫游服务功能,并且可以利用现成的DAB网络设施和频点资源,实现低成本推广。新岸线还认为,T-MMB系统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部分涉及他国的核心专利已经失效,也就是说T-MMB不需要向国外支付任何专利费。
- O( M4 w* W0 U8 U) N/ M9 b4 m* D# y' {0 X; R& g
新岸线强调T-MMB的胜出完全是“靠数据说话”,副总裁张明更是表示“与世界上最先进的DVB-H标准相比,在19个技术性能大项中,T-MMB有10个大项优于DVB-H,2项与其相当”。
: d0 K' M0 U& ?* K( t" [3 ^
. s) Z5 ~) i* k. F: O t 但新岸线的测试数据引起了专家的质疑。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执行秘书长楼培德公开撰文,认为该测试数据不可靠,并质疑该标准无法绕开韩国的T-DMB标准专利。泰美世纪的总裁申红兵则更加直接地表示T-MMB就是脱胎于T-DMB标准,“尽管后来物理层也做了很多改变,但是真正从应用上来讲,T-MMB还是兼容T-DMB的,这无异于送给韩国人一个长驱直入的机会。”申红兵这样解释广电放弃T-MMB的原因。$ w/ t, H0 ^8 L
0 g+ [5 `9 E, M' j" j
而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则称,国标遴选过程并不符合规范程序,广电总局不会采纳T-MMB标准。“制定国家标准必须经过规模化试验......仅凭少数人操纵而成国家标准,这听起来更像是一出儿戏。”他直言。而亦有消息称广电总局已经就此事上书国务院,要求彻查。
% s; @* b+ Z; ^9 ]/ c
% J' j; J) U" G4 J7 r6 } 而新岸线则在其网站上以强硬的公开声明作为回应,表示当事人“必须予以澄清和道歉”,并“保留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正当权益的权利”。新岸线进一步声称,在T-MMB已经作为国标唯一候选的情况下,广电大肆扩张CMMB是在浪费国家投入,而最后还要靠国家买单。& V; e! l( \' G4 i
f/ i3 _9 U4 l) {& I4 u5 C4 g
但是,广电系的质疑显然影响了随后的国标制定进程。在初步遴选结束后,国标委并未如媒体预期那样正式推出该标准,甚至在其网站上也找不到任何相关的内容。
$ i, i, G/ u7 R3 s: t4 W# j! Q0 ^4 {3 j1 L/ H! w% X
师法小灵通,CMMB暗地疾行
7 x7 K Q# s! |. l) O- S, s# g. L8 l 或许是受到了中国电信在小灵通上成功突破政策封锁的启发。广电总局抛开了标准之争,在建设实验网的名义下,埋头推进产业化。“(标准问题)不争论,现在我们正按照目标去做。都去争论,就没有人做事了。再争论,黄花菜都凉了。”广电总局下属的广科院电视所所长杨庆华这样回答国标之争。
4 Z$ p! u' X/ U
0 S; }: @8 v# I k 在广电总局宣布支持CMMB标准半年后,全球移动电视领域的两大领先设计公司Siano和DiBcom宣布支持该标准。有了两大巨头的关键性支持,CMMB研发进展势如破竹,截至目前,已经有6家芯片公司进入该领域,包括创毅视讯、泰合志恒、展讯和Siano等公司都已经开始出货,总出货量已超过140万片。
`( |0 Z& A1 ?9 W7 Q. ?$ V/ A' k- \# A; a$ i
广电总局已经完善了CMMB终端认证、频道加密以及解码卡等对于商业运营至关重要的环节,并通过大规模集中采购的方式拉动终端市场发展。广电于2008年12月底结束的新一轮CMMB百万终端招标,吸引了包括三星、LG在内的120多家公司,共计400余款产品参与竞标。根据广电总局的计划,2009年CMMB手机用户数量将要达到1000万。
; X# X! p7 z% G( h3 U* I' H
3 N5 T' ~* h; b CMMB的进展甚至吸引了香港地区的目光。从2008年11月底开始,由香港最大的电视台TVB联合广电进行了技术测试,在香港复杂的城市地形下,整体测试表现出色。CMMB技术“出口”无疑在这场标准之争中为广电加上了一枚重重的砝码。9 M: w4 Z1 X3 u7 k0 I" R
$ ~0 W# \$ M3 E: v$ j* I “CMMB产业化的条件和时机均已成熟,目前工作的关键是组建公司并进行运营。”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明确表示。广电总局以其全资公司中广卫星移动广播有限公司作为CMMB的运营总公司,并明确地方广电可以通过参股方式设立地方运营子公司。广电预计2009年下半年CMMB可投入商业化运营。, s5 ?9 J0 Q. r5 U1 A4 Q
' m0 y. h1 M3 o: A 2008年12月31日,河北省宣布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CMMB信号全部覆盖地级市的省份,在开通仪式上,广电总局无线局副局长兼中广卫星CEO孙朝晖表示,广电已经在138个城市建立了CMMB试验网,实现了全国主要城市的信号覆盖。已经开始实施的三期工程规划,将要实现覆盖324个城市的目标。中广移动的CMMB卫星也在推迟半年后,预计2009年1月进行发射。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三期建设顺利推进,生米做成熟饭,CMMB将会在事实上成为难以动摇的国标。6 V9 c$ y5 |4 B/ I$ E
( u; n* e9 e& `$ Z# w
然而,尽管产业化已经小有成就,但受制于国标之争和入网证限制,除广电外,产业链的其它参与者都表现得相当谨慎,“这两个问题不解决,谁都不敢大把地投钱。”一位芯片供应商感慨道。
. }3 e3 ^4 ]& A9 s7 K7 B
+ `7 T" n" p/ j+ o; q( f. \- w# U 在这场博弈中另一个关键性的角色——移动运营商的想法更为现实。在电信业重组后,受移动业务竞争加剧压力,各运营商比以往更为急迫地想要找到吸引消费者的增值业务,而手机电视正是一个业界普遍看好的卖点。而市场上T-MMB制式的终端几乎没有,于是,本应站到工信部一边的运营商们,态度开始暧昧起来。& I+ g" a# N0 ^
" e" Q' z: \% _5 ~( n0 ~8 D# i( }6 p “中广移动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业务合作已经进入正轨。”中广移动的人士表示。日前有消息称,移动领域的新军中国电信正在游说工信部,希望将CMMB作为CDMA手机标配推出。但更大的突破来自中移动。2008年12月26日,工信部终于松口,正式为TD制式CMMB手机发放了首批入网许可证。此举对于CMMB而言意义重大,意味着CMMB已经在入网证壁垒上撕开了一个突破口,而T-MMB的前景则黯淡了许多。
( n+ v% e2 x4 g9 S+ q. w. U- @. Y, S- q+ E" D' H! O. s
“CMMB已经配上了TD,因此入网证的问题,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一定会得到解决。”当被问及CMMB在其他制式手机中所受的限制何时会被取消时,泰美世纪的总裁申红兵乐观地表示。! D( ^* Y* q+ ~! v" P0 O" _) h
J- Q7 ^. ^: ~
标准背后的利益困局
* }6 j$ [; ? c- C% R 作为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结合体,移动电视无疑是“三网融合”的典型产物,而对于标准背后巨大的市场利益,处于融合区间内的各方利益主体都虎视眈眈,标准之争在所难免。不仅如此,移动电视在体制上也面临制约,根据1999年国办82号文的规定,“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播电视业务,广播电视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这使得广电和工信部更有政策依据去制约对方。实际上,国务院并非没有看到工信部和广电的利益分歧,因此指定发改委作为协调方。但事实表明,在重大利益上,各方利益主体立场没有太多回旋空间,协调往往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无论是广电,还是电信,都是垄断性部门,尤其是广电,尽管公司化运营是发展方向,但目前依然是行政和运营合二为一,因此,市场本身难以发挥其作用。3 U- S3 `, g0 V4 k# C- ?
- x& ~& ]( l. |3 l/ \! [$ q 从标准制定的流程上讲,国标委作为法定的标准制定方,有职责去组织这样的评选。广电拒绝参加,让国标委下不了台也许只是面子上的事,但如果部门权力可以战胜国家权力,那么国家权力的权威何在?“谁听说过一个公平的考试,有个考生不报名,考试就取消或者延期的?”网上的一篇博客文章这样质疑。8 E* v* \3 `6 `5 `
. ?* |. n' I$ Q 手机电视国标的难产,折射出各部门在功能分割的格局下,利益难以协调的困局,如何制定跨行业的标准,以及如何在融合趋势下对部门功能进行重组,正在考验政府高层的智慧。9 X/ H# _# K& M- A
. m4 L# S& ?9 l8 b, `& T G
, w/ |* B6 L. B
% n& a8 n. V/ ]1 z0 o5 v7 r (来源:IT经理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