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网

 找回密码
 注册安规
安规论坛 | 仪器设备 | 求职招聘 | 国家标准 公告 | 教程 | 家电 | 灯具 | 环保 | ITAV 签到 充值 在线 打卡 设备 好友| 帖子| 空间| 日志| 相册
IP淋雨机 | 证书查询 | 规范下载 | 资质查询 招聘 | 考试 | 线缆 | 玩具 | 标准 | 综 合 红包 邮箱 打卡 工资 禁言 分享| 记录| 道具| 勋章| 任务
水平垂直燃烧机 | 针焰 | 灼热丝 | 漏电起痕
IP防水防尘设备|拉力机|恒温恒湿|标准试验指
灯头量规|插头量规|静风烤箱|电池设备|球压
万年历 | 距元旦节还有
自2007年5月10日,安规网已运行
IP淋雨设备| 恒温恒湿箱| 拉力机| 医疗检测设备沙特Saber 埃及COI 中东GCC|CoC直接发证机构水平垂直燃烧机|灼热丝|针焰试验机|漏电起痕试验机
灯头量规|试验指|插头插座量规|灯具检测设备耐划痕试验机|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 | 耦合器设备广东安规-原厂生产-满足标准-审核无忧
查看: 818|回复: 0

[信息分享] 2008年世界标准日“标准与智能绿色建筑”专题报道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4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东安规检测
有限公司提供:
    为人类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空间
——2008年世界标准日“标准与智能绿色建筑”专题报道
编者按; I5 w- E6 J. I/ L4 c
    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标准与智能绿色建筑”旨在通过标准的实施和推广,将绿色理念与信息通讯技术融入建筑之中,减少污染和能耗,为人类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 O( z8 k& F8 m( f
    按国家标准委的部署,各地方、各部门正在开展2008年世界标准日纪念宣传活动,标准化在推动绿色理念与信息通讯技术的结合、建造智能化建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被更加广泛地认同。6 E/ R  p3 I" E
    我国近年来每年房屋总建筑规模约17亿~18亿平方米,每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比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多,而且新的房屋建筑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  r( y8 v0 V$ E* V. w$ K3 F
    正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际电信联盟在为世界标准日发出的祝词中所说:建筑业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可持续发展要素有着巨大的影响。国际标准不仅能够确保建筑物的基本质量和安全,而且通过采用新技术能够保障智能绿色建筑的建造和运行。
8 d+ p6 t$ f# p  g9 H2 D( k    在我国推行建筑节能迫在眉睫,标准化在建筑节能领域将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W% z  b" Z; x$ Q" F0 A+ \
487项国家和行业标准为建筑降耗
    2008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标准与智能绿色建筑”,让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宋波提起了我国近年来建筑的一系列数据。
& \6 B, ]0 e: I8 T    这些数据令人惊叹:我国每年的城镇居住建筑约4亿~5亿平方米,公共建筑约4亿~5亿平方米,乡村居住建筑约7亿~8亿平方米,房屋总建筑规模约17亿~18亿平方米。我国现在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比所有发达国家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多,而且本世纪头20年内,建筑业仍将迅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将达686亿平方米,其中城市为261亿平方米。如此巨大的建筑规模,在世界范围是空前的。建筑行业是公认的能源消耗的大户,尤其在我国目前97%以上都是高能耗建筑的情况下,建筑节能的标准化十分迫切。/ Z7 {- {" N) d8 t7 j& V' K& v% J; P
    宋波认为,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应用的核心是节能。建筑节能无处不在,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围护结构的外墙、门窗、地面、屋面,这些围护结构是否保温隔热,如普通的铝合金窗厚度、强度等指标如何?但就屋里屋外的温度基本一致看,就不属于节能产品。墙体在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的情况下,非节能材料与节能材料相比,要多消耗很多材料才能达到同样的保温隔热性能,这些材料的制造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和资源。建筑设备中的采暖、空调、供配电、照明等方面的能耗与公众生活的关系密切,这方面的能耗最容易为公众感知,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它是建筑节能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从建筑节能的要求看,一项建筑工程在设计之初考虑的设备是否匹配,是否符合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完工后的系统调试是否可以验证这些设备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等,关系到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建筑节能的另一个重点是建造建筑物本身消耗的能源,建筑物建造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如工地夜间照明的设置,施工现场与施工材料的最佳距离,升降机是否达到一定的承载量才启动等都是建筑节能的组成部分,一架功率很大的升降机装着一两袋水泥就启动之类能耗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如何让这个庞大的系统变得相对简单,易于操作,只有标准化。
* ]8 k% R4 u- R    据介绍,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关注建筑节能标准化工作。1986年,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92年发布了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标准《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由于受到技术、市场,尤其是观念的制约,很长时间内,我国的建筑节能标准化处于缓慢的起步阶段。
- `; ~, ?! N  @6 z+ }% E    1998年《节约能源法》实施后,建筑节能标准化工作力度加大,我国先后组织开展了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共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采暖通风、空调运行、墙体保温等十余项建筑节能标准。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围绕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制定并强制推行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水、节材标准”的精神和国务院有关要求发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住宅建筑规范》等重要节能标准。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实施了487项国家和行业节能标准,内容涵盖了工艺、设备等各个节能环节。5 J. `" l$ v# o: O
    建筑节能是关乎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宋波认为,建筑能耗和其他产品的能耗有显著的不同,房屋在约100年左右的使用期限内,需要不断消耗大量的能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增长迅猛。建筑能耗是指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但从总量上看,到目前为止,不仅既有的400多亿平方米城乡建筑中的99%为高能耗建筑,新建的数量巨大的房屋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由于建筑的保温隔热差,采暖系统效率低,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是相同气候条件下世界平均值的2-3倍,一些严寒地区城镇建筑能耗已高达当地总能耗的一半左右。中部夏热冬冷地区(过渡地区)冬季电采暖夏季空调,以及南方夏热冬暖地区(炎热地区)夏季空调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以家用空调器为例,2001年全国新增的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已超过三峡竣工后的发电总装机容量,造成夏季电力高峰时供电十分紧张。2 i. V1 M, y7 P9 _1 y
    我国正处在建筑大发展时期,2020年,我国城乡还将新增建筑300亿平方米。但一些建筑在节能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由此产生的后果,不仅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更主要的是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消耗甚至浪费。虽然陆续制定和颁布了各气候区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但全国城市每年新增建筑中达不到节能建筑设计标准的还有,建筑节能任重道远。正在组建的全国建筑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拟就建筑节能产品、建筑节能材料、建筑节能管理以及建筑节能评价方法等方面开展工作。
7 _1 m& ]7 R# H1 P
让建筑智能化
    1984年,美国哈特福特市引入信息技术改造了一座旧的金融大厦,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就此诞生,并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智能建筑起步之初就与标准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 N" s8 _4 G# f1 [8 l* R  z* K7 G$ g    据全国智能建筑与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永刚介绍,从节能、环境、生态上讲,智能建筑一定是绿色的生态的建筑。为保证建筑物中采用的包括节电、节水(如二次循环水利用)、自然能源利用(太阳能、风能利用和自然通风)等措施的实施,必须采取智能化技术。生态建筑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好自然环境。
- s+ ]! q$ T. m$ W    据介绍,从1992年我国第一部智能建筑行业标准即《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发布实施,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智能建筑标准体系。2008年,国家标准委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各项事业对标准化工作的新需要,批准成立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推动城市信息化建设,促进建筑及居住区智能化系统的健康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 x# l6 S6 D4 I' u. A0 d5 R    截至目前,我国已颁布实施的智能建筑领域的国家标准包括《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第1部分 系统通用要求》、《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第2部分 检测验收》、《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第3部分 物业管理》以及《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第4部分 控制网络通信协议应用要求》。主要的行业标准包括1992年发布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和2003年发布的《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还有其他分系统如计算机网络标准、音频视频标准、电源标准、有线电视、智能照明、综合布线、防雷击、消防、安防等各个专业标准。
, O3 Q  q( J/ G    谈到我国智能建筑标准化存在的不足,张永刚说,我国智能建筑领域虽然已经发布实施了一系列设计、验收等方面的标准,但产品标准尚未出台,难以建立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整体上看,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不协调,如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设计及施工验收尚未建立相关规范,智能建筑开放通讯协议标准尚未制定,智能建筑中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相关标准尚未制定。另外,已经颁布的标准有些已经不适应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亟须修改。
) H  B0 \1 A9 ~0 Y& ?4 k/ H1 Q
2008年世界标准日祝词
    (节选), o; R+ X: p: N3 q/ p7 `$ V( w, R  [
    IEC 主席  杰克斯·瑞吉斯先生( J5 ], t+ o  O  f' E4 Y$ Q
    ISO 主席  哈坎·莫尔比先生
; O& Z$ h3 z3 }9 l: Z* b    ITU 秘书长 哈马都尼·图尔博士
: ^  O8 v4 {5 w& @- D$ b, J) h    在建筑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我们把绿色理念与信息通讯技术相结合,共同致力于建造节能、安全、通讯便利的智能化建筑。IEC、ISO和ITU制定的国际标准,为我们将这一希望变成现实,并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推广创造了条件。& z- p9 Y$ ]0 Z/ M
    IEC、ISO和ITU标准,为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建筑物所有者和政府部门开发绿色建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IEC、ISO和ITU通过标准将建筑物的绿色和智能化联系在一起,并促进新型建筑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
  Q% _. Y# e& V  n2 n3 R/ e    IEC、ISO和ITU制定的国际标准在当今建筑物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效能、优化资源、传播知识、促进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同时也能简化建筑物的规划和设计。IEC、ISO和ITU的国际标准还有利于提供更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实现更高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更低的开发费用,减少事故并更快地传播新技术,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 r: V" M  B" h" K( [    国际标准不仅能够确保建筑物的基本质量和安全,而且通过采用新技术能够保障智能绿色建筑的建造和运行。
2 T- A) G9 G2 W1 U, `: ~" Z
让太阳发电
    2008年8月4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光伏与风力发电商业化技术开发”之子课题“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技术标准研究”顺利通过验收。这项研究建立了我国并网光伏发电技术标准体系框架;构建了适合产业发展趋势的标准研究和制定规划;确立了并网逆变器技术指标、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性能检测和安全技术要求;并在充分调研国内外与建筑一体化的光伏发电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民用建筑要求的光伏与建筑结合设计规范,为绿色建筑设计开辟一条新的节能之路。
9 `, ~  u7 K5 x& H. u8 k    我国政府在2006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和今年4月实施的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都明确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为我国推广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提供了法律保障。/ v, U6 p" H+ E* Q
    据课题主要研究人员王赓博士介绍,太阳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就是将太阳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根据光伏方阵与建筑结合的方式不同,太阳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这种方式是将光伏方阵依附于建筑物上,建筑物作为光伏方阵载体,起支承作用;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这种方式是光伏组件以一种建筑材料的形式出现,光伏方阵成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两种方式中,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是一种常用的形式。
# @1 I% k( q1 {2 S$ |% I: M% o% [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技术标准研究”课题中所研究制定的《民用建筑太阳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草案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7 种分类方法;明确了光伏发电系统应符合的技术性能要求、向用户供电的质量要求、防雷和引线保护要求、电能输出要求、自动检测功能要求以及作为应急电源的光伏系统应符合的要求;规定了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5项设计原则以及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以及系统的基座、支架、设备安装要求,最后明确了工程验收要求。可以说,该标准较为全面地确定了并网光伏系统在民用建筑物上的应用要求。' K; u& I' r8 s: `* U2 n; s
    随着太阳电池组件等占世界市场份额的不断提高,我国已成为世界光伏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而在全世界范围内,目前大约60%的太阳电池用于并网发电系统,且主要用于民用建筑与光伏系统的结合方面。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广泛推广势在必行。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技术标准研究”课题所制定的《民用建筑太阳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等4项极具代表性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及其产品应用技术标准,对加速我国并网光伏发电技术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u' p3 M/ ~4 P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  徐 风)《中国质量报》* D5 B* \9 d. q7 G- L6 f/ E+ c/ [9 `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的400多亿平方米城乡建筑中99%为高能耗建筑,而新建的数量巨大的房屋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虽然目前我国已发布实施了487项建筑业的国家和行业节能标准,内容涵盖了工艺、设备等各个环节,但建筑业的节能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图为北京燕莎区域林立的建筑群。    本报记者 王 越 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规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安规网为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关于安规|小黑屋|安规QQ群|Archiver|手机版|安规网 ( 粤ICP13023453-10 )

GMT+8, 2024-11-24 14:35 , Processed in 0.06527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