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第3楼longclever于2008-10-09 11:20发表的 :
! R. v' Z) T; D( A' C; p做这些图很有创意,不过首先楼主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不论是k型还是j型温度线,它感觉的温度只有一个点而已,就是顶端熔焊在一起的那个点,所以不论你怎么放后面的多出来的线,它始终都是感应点附近的温度。所以,采集温度的准确性与否取决于温度线焊接点的放置问题,而不是后面那些长出来的线的放置位置。
1 K2 H9 R) o ~/ K, ~1 w 准确采集温度的条件是首先焊接点要牢靠,不能有虚焊,焊点不能太长,尽量形成一个光滑的圆点,焊接后不能有温度线裸露在外面(理论上只能有焊接点在外面,其他的都隐藏在保护套里面),其次是温度点放置。如果是塑胶件,温度点要紧贴胶料的表面,并用胶水或者其他沾合物固定牢靠。如果是金属表面,下面要先铺上一层尽量薄的胶布,然后再用胶水固定。
3 A, f. U$ y: S& E a# M. x3 }
# k2 m/ ^2 q! N' w6 f回答很全面啊!5 U j( u; @" ~$ Y/ q7 P0 y# r
"温度只有一个点而已,就是顶端熔焊在一起的那个点"5 d1 f3 S a5 O! m# l- J0 O7 `
其他点的接触是无效的,结果会有偏差,具体偏差多少就不知道了!4 G+ p4 D% A, r3 b' }
顶端裸漏部分最好不要超过5mm,0 X* E( o" U! k3 O/ I6 g0 q
顶端部分如果有大的电压,就要考虑仪器的耐压情况(很多仪器不能承受高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