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安规
安规论坛 | 仪器设备 | 求职招聘 | 国家标准 公告 | 教程 | 家电 | 灯具 | 环保 | ITAV 签到 充值 在线 打卡 设备 好友| 帖子| 空间| 日志| 相册
IP淋雨机 | 证书查询 | 规范下载 | 资质查询 招聘 | 考试 | 线缆 | 玩具 | 标准 | 综 合 红包 邮箱 打卡 工资 禁言 分享| 记录| 道具| 勋章| 任务
水平垂直燃烧机 | 针焰 | 灼热丝 | 漏电起痕
IP防水防尘设备|拉力机|恒温恒湿|标准试验指
灯头量规|插头量规|静风烤箱|电池设备|球压
万年历 | 距清明节还有-2天1小时40分13秒
自2007年5月10日,安规网已运行 6540天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下午 10 点 19 分 47 秒
IP淋雨设备| 恒温恒湿箱| 拉力机| 医疗检测设备ASTC+那尔|沙特SASO Saber GCC 埃及COC水平垂直燃烧机|灼热丝|针焰试验机|漏电起痕试验机
灯头量规|试验指|插头插座量规|灯具检测设备耐划痕试验机|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 | 耦合器设备广东安规-原厂生产-满足标准-审核无忧
查看: 1512|回复: 10

[IEC标准产品] 怎么算出故障时的泄漏电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6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东安规检测
有限公司提供:
已知人体阻抗等效为一个2000欧的无感电阻,接地电阻为0.1欧,器具内阻为100欧,当器具内部线束发生破损时220V的相线碰到接地外壳,人触摸到外壳时,流经人体的电阻多大?
! ]9 S# K, y* k# D2 I
 楼主| 发表于 2020-7-6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流经人体的电流多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6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Fzzlzy 发表于 2020-7-6 16:40
8 Z, _9 @# z7 n/ i7 v( |% R流经人体的电流多大?

3 ?5 n, X6 F" t7 L. w0 R3 t4 T; \2 ~4 C9 p也好奇,静等大神指导,不过看起来这个线都已经和接地外壳相连了,还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6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ey 于 2020-7-7 00:21 编辑
* p% V) z) F/ z) F+ w% R& b: u% P
有条件可以模拟测试一下,理论上大部分电流流入接地端,  k9 g" r( |1 D+ r
等效电路:人体阻抗2000+内阻 与 接地电阻0.1欧+内阻 组成一个并联电路;
6 }) f5 G8 f/ F7 V" ~7 _: y$ u( d7 X! }9 V; t4 |8 h

. f0 R. ]0 t/ e' U  ?$ T- f' r: h8 x电阻大的导体通过的电流小;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_: C: c' V7 [) k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与对应的电阻成反比
  _8 o+ g) P. Z) D2 c
3 N* C. _' f! ^6 U  [  d总电流为已知,则分电流可由下式计算:8 \/ j# R0 {% b$ S# J
I1=[R2/(R1+R2)]×I% a/ ~' V! U/ f4 D% V
I2=[R1/(R1+R2)]×I
# A! E+ n. c: G3 ~5 {, I+ |4 T& S
设R1=100.1Ω,R2=2100Ω,电源电压为220V

! p% k# C( r1 s. G/ V! ]. H并联电路总阻抗:(100.1×2100)÷(100.1+2100)=95.5Ω
8 O$ O8 a0 H+ f) y) U( B总电流:I=U/R=220÷95.5=2.303A  y8 m" o' w+ J* [
R1电流I1=2.198A6 R" h* C6 e. W. v
R2电流I2=0.105A5 }3 M' f9 m$ Y% r) H
8 ]2 C$ H3 Z6 |8 C2 U) t4 J8 H) B" d
R1
R2
Total

, g# X3 v% o/ f4 _! w- u% V6 w
U
220
220
220
V
I
2.198
0.105
2.303
A
R
100.1
2100
95.5
Ω

) N6 B1 ^* e3 z. o$ M个人理解不知对不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安规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7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stey 发表于 2020-7-6 18:15
& p6 L9 n3 z  D3 x9 @( z有条件可以模拟测试一下,理论上大部分电流流入接地端,
+ m- \( ~4 g. N9 M! A等效电路:人体阻抗2000+内阻 与 接地电阻0.1欧+ ...

3 P. j, U. r1 z0 f如果I2是流经人体的电流的话,100mA的电流就很大了,那接地保护就起不到作用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7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Fzzlzy 发表于 2020-7-7 09:03
6 j# r! N: X& I3 l. v0 z) J如果I2是流经人体的电流的话,100mA的电流就很大了,那接地保护就起不到作用了吧。
" N  x. H" v% @+ i) @
100mA远远超出人体承受能力,直接导致电击死亡;
8 @. n2 V& J9 X# L# p, P2 \  l泄露电流不得超过IEC 60335-1, 13.2章节的限值; 0 `- Q# R; `9 Z0 i* \/ o* D: y
接地阻抗不得超过27章节0.1Ω的限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7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stey 发表于 2020-7-6 18:15
7 B2 h, c! \2 L: M- p有条件可以模拟测试一下,理论上大部分电流流入接地端,; G6 z/ s7 p6 g4 }. L4 v$ ^! T" r
等效电路:人体阻抗2000+内阻 与 接地电阻0.1欧+ ...

7 L1 W' `7 @9 B. a不用这么计算吧。如果火线接触到接地外壳,电流直接流向接地线,这个时候电流非常大,220/0.1=2200A,直接回引起跳闸或烧断线路。根本不会流过人体。如果接地线没有接,那电流就会流过人体。发生触电风险

点评

考虑了内阻,楼主说器具有内阻;相线碰到外壳存在100阻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7 16: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7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niehongjian 发表于 2020-7-7 13:55" U1 }; W) y/ n) e7 z7 r! {
不用这么计算吧。如果火线接触到接地外壳,电流直接流向接地线,这个时候电流非常大,220/0.1=2200A,直 ...
7 c7 m" T3 s$ v! p1 Q
考虑了内阻,楼主说器具有内阻;相线碰到外壳存在100阻抗。

点评

这样说的话,这个模型应该是人体电阻和接地电阻并联,然后再与器具内阻串联。这样算应该是220/(100+2000//0.1)*0.1/2000.1≈0.00011A=0.11mA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9 0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8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ehongjian 于 2020-7-8 21:46 编辑 ' A2 m: R/ |) t' r$ R( D
stey 发表于 2020-7-7 16:23
4 Y& G* K& t# q. C. r考虑了内阻,楼主说器具有内阻;相线碰到外壳存在100阻抗。

7 L+ Y! L8 k. q9 L那你计算的数值要好多巧合凑在一起的,尽管数值计算的很接近真实值,但几乎不可能出现你所描述的那个状态。L相与外壳接触到了,人体如果刚好在那一瞬间触碰到外壳任意一点,且你自身没穿鞋子,你刚好人在一楼大地上,且刚好你站的这个地方没有混泥土,直接与地球相连。那么恭喜你,你将会在断路器跳闸的那一瞬间,有220/2000=0.11A的电流经过你身体流向大地。同时,有220/0.1=2200A的电流引起线路损坏或跳闸。& J1 Y, g$ ^, L# |2 p% W- T
所以说,触电危险就在接触的那一瞬间,如果在人接触外壳之前,已经火线接触到接地外壳,那么就会引起大电流,直接烧坏线路或者引起跳闸。这样就在人体接触到外壳前断开了火线,防止触电危险。& v/ i4 N- O2 K- w+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stey 发表于 2020-7-7 16:23
* w3 q* }$ p9 @4 l考虑了内阻,楼主说器具有内阻;相线碰到外壳存在100阻抗。
& P0 c' Q. `. d4 B; W
内阻又没有和人体串联,你摸到的是外壳,又不是摸到内阻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规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安规网为您推荐

QQ|关于安规|小黑屋|安规QQ群|Archiver|手机版|安规网 ( 粤ICP13023453-10 )

GMT+8, 2025-4-6 06:19 , Processed in 0.07446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