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看到这个帖子,看到大家基本上把防触电的内容和要求总结了,在这里,我补充一下人体本身阻抗对电击的反应。% [) i. x) d, J6 o& G$ E
) j8 L( I# l7 g9 e
人体的阻抗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是皮肤阻抗(Skin Impedance),一为人体内部阻抗(Internal Impedance),所以总的人体阻抗(ZT)的定义为皮肤阻抗(Zp)与人体内部阻抗(Zi)的向量和。& C% ?% v# W0 U1 d# y/ F
1) 皮肤阻抗Zp (Skin Impedance) , a6 r2 o7 B% H% b; ?' t; ^
人体的皮肤阻抗基本上是非常近似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并联的等效阻抗,影响皮肤阻抗的因素很多如:
7 A( A: J T8 K1 b电压、频率、触电时间、接触面积、接触力度、皮肤湿度,甚至呼吸的状况都有关系。
5 n& \+ }5 [7 s0 `9 {电压的影响:当电压在50V 以下时,皮肤的阻抗明显受到接触面积、室温及呼吸状况的影响;但当1 ]8 h% P: d# [% |. ?" S
电压在50V以上时,皮肤阻抗则明显下降到几乎可以忽视的地步。 / X# }! v3 @. b$ Q% f4 o; M7 [7 z
频率的影响:'当频率越高时,皮肤阻抗则越低,这也是为什么皮肤的阻抗等效电路会采用一个电
: E, z+ d( d$ f, I容和一个电阻并联的原因。至于时间,则是触电时间超过几个毫秒,阻抗就会明显的减少;而于湿度
+ t) _+ S+ ~) v, n方面,若皮肤沾湿了水,阻抗就会趋近于零。 6 D5 D$ Z$ K3 T& R) f [
综合上列之特点,我们可以简单而清楚地了解人体在触及一个50V电压源时的状况。首先由于皮肤的
1 Q2 T( a9 n' |9 H, I0 T电容的充电特性使其阻抗几乎不存在,之后在电容充饱阻抗形成时,依然会在不到几个毫秒的时间
" C* P: ], f4 p. `# Q5 k0 @! P内,阻抗明显地减少,所以人体的皮肤阻抗与外在和环境因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 I, {% o6 F! {' Q: y9 y; r(2) 人体内部阻抗Zi (Internal Impedance) $ q0 ^, v- h2 P& G8 _, x5 m
人体的体内阻抗在接触电源的频率不高(约1000Hz 以下)的情况下,可以说几乎是一个纯阻的阻抗,而- L+ y( b, A- j2 v5 j! l o# b
其中电阻的大小和电流流通的途径(Current Path)有着绝对的关系,一般的安规标准会将体内阻抗以500ohm作为合理的参考值,接触面积也是另一个影响体内阻抗的重要因素,基本上,当接触面积小于几( n$ @. a. s2 m. s+ z
个平方毫米时,体内阻抗即会明显的增加,人体在干燥与潮湿情况下的阻抗相差有三倍以上,因为皮
. E% s0 [( \. ` B" x1 A6 o肤在潮湿时几乎是没有阻抗。整体而言,人体处于高压高湿的状况下,皮肤阻抗将不起任何效用,仅2 T& `& [% _' f8 k
存体内阻抗,约在500 ~ 1000奥姆之间。
R! h4 M7 [- s/ g在IEC60950里面引用的人体网络,正是参照了人体的阻抗特点制定的人体阻抗模型。
5 x' K) g, t! h. C5 l7 h! ^! L" I/ s) u- g6 K
当然人体在触电的时候,电击的危害主要来自于电流。但是对于高电压,高内阻的电压源,(LCC电路),对人体的伤害还是很小。* E+ R$ c+ F' k' e+ r
个人认为对于电气设备,电击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2 i+ V9 k0 S4 g6 E9 U1)直接接触一次电路危险电压部分
$ L |( m, |" Z5 @' J3 Y2)接触了泄露电流大的金属外壳部分
@, W/ M7 K) j9 y$ g3)接触了和一次电路短路的二次电路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