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yearl 于 2012-6-23 10:23 编辑 0 g1 e& ]$ @& z4 G% ^, ]7 x8 N- {# P
; r/ {8 c7 u9 e) F楼主和我一样是一个喜欢钻牛角尖的人(哈哈,山炮的评价。因为楼主翻出了我以前的帖子,让我想到的)。, J) B( X7 V7 O$ N- F) H# |, a" T
从标准原意的理解上,楼主一定不反对将按带电部件进行防护的未与带电部件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进行隔离的“III类结构”判为合格的。
4 q/ ^0 y7 Y2 D但是,从标准的条文上来看确实看不出来这样做是合理的。7 \2 V: w6 i) P4 E" T
标准中先是对III类结构进行了严格定义,也就是说某结构已被定义成了III类结构,后面说不与带电部件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进行隔离的III类结构就是不合格的。
2 M* h- e2 C4 i0 K* R9 a某结构被定义成III类结构----》不符合结构要求,判不合格;
! l6 }9 K# X) Z0 n' g# O7 w# y2 d8 p" H7 ], T1 D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判为合格,就必须回去推翻前面的定义,不再将其看成是III类结构才行。又回去了。
9 E, N$ z0 v3 F: Y8 `某结构不被定义成III类结构而定义成带电部件----》符合结构要求,判合格;
7 O+ F$ Q; u' C6 P Z' j6 y( e4 P8 ^7 p6 i
标准毕竟是人写的,没办法。
) V |! p% [. A& r5 _* m" P# b! T+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