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网

 找回密码
 注册安规
安规论坛 | 仪器设备 | 求职招聘 | 国家标准 公告 | 教程 | 家电 | 灯具 | 环保 | ITAV 签到 充值 在线 打卡 设备 好友| 帖子| 空间| 日志| 相册
IP淋雨机 | 证书查询 | 规范下载 | 资质查询 招聘 | 考试 | 线缆 | 玩具 | 标准 | 综 合 红包 邮箱 打卡 工资 禁言 分享| 记录| 道具| 勋章| 任务
水平垂直燃烧机 | 针焰 | 灼热丝 | 漏电起痕
IP防水防尘设备|拉力机|恒温恒湿|标准试验指
灯头量规|插头量规|静风烤箱|电池设备|球压
万年历 | 距端午节还有
自2007年5月10日,安规网已运行
IP淋雨设备| 恒温恒湿箱| 拉力机| 医疗检测设备沙特Saber 埃及COI 中东GCC|CoC直接发证机构水平垂直燃烧机|灼热丝|针焰试验机|漏电起痕试验机
灯头量规|试验指|插头插座量规|灯具检测设备耐划痕试验机|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 | 耦合器设备广东安规-原厂生产-满足标准-审核无忧
楼主: chenl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产品召回] 关于2008年东莞黄江热水器事故的讨论的小结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8-9-8 17:08 | 只看该作者
广东安规检测
有限公司提供:
引用第29楼chenlf于2008-09-08 16:48发表的  :6 r8 ^+ n* u# d$ p" m

) w3 a0 i0 i5 ?3 |& W/ ?/ Y论点不错,请caballo3157有时间展开一下,便于大家做更加深入的探讨!

* }3 k/ a* n" v事实上这就是与说明书息息相关的地方. # b8 @% J7 o( C+ _) x  o4 M
7 t; h0 X, g6 e5 |1 l
不过, 出现事故即使说明书阐述得非常清楚也只能减轻生产商部分责任, 但是主要责任还是要负的.
32#
发表于 2008-9-8 22:3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都是一面倒的批评声音,为什么不能抛开一些有色眼镜呢。
9 r0 O" {' Z* h9 D. @8 W0 S( y" t* c1 e2 l/ J' m3 u2 a0 d: R
这件事情,我也知道一些情况,比各位清楚一点,我也不认为工厂是最大的责任方。包括检测机构出数据也没有问题。明天万家乐会在白云宾馆
1 l7 g4 [6 p9 R2 e& w: X开招待会。有些事情会澄清的。
33#
发表于 2008-9-8 23:1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产品安全,我认为思考还应加上第三点原则: 并不是安规通过的产品就一定安全。或者符合工程规范就安全。
9 Y/ i; |6 z, z" F5 }; f2 X1 l
( Q4 D; x8 t/ [+ a因为
' E! J) B. h' p4 u1.。安规只考虑了单一故障下安全的情况,实际使用中出现同时两重故障的条件并不少见。对热水器尤其如此。这也是海尔提出防电墙技术的原因。海尔的防电墙技术我不便评价,但我知道也不是十全十美,无懈可击的,甚至可能是更加致命的。在中国,热水器不安全的最大原因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电网布线规则,水质等等不规范等等。这个问题讨论过很多次,搞到IEC会议上也讨论过,国际上的反应并不热烈,专家们更倾向于关注产品本身,而不是配合某个国家的布线不规范引起的危险。. k: x' j. y" X% E
2。产品都有故障率,航天飞机都会出事,热水器出事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6 A6 L# s$ j, _; l) C$ @: B# M5 `0 L
4 F2 Q- D( o. d6 P
/ }2 A7 V& Y7 u& K
报告我也看过,没有大问题。
0 e9 Q' r" X9 \1.现场不可能再复制。所以不可能出现所谓的潮态测试,即使尽力复制也不具有任何说服力。等于0
* ]% L' t; O2 r1 o3 ?0 g6 D  所以现场检测的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是足够的,它不是任何标准状态下测试的结果,所以不能叫潮态或工作状态下的泄漏/绝缘,只能叫现场情 # \+ A1 }9 B( ~& S6 j% `& j
况报告。现场测的是什么,如实汇报而已。
/ a  c2 P7 E' b' g$ J2.测试机构只是按照企业要求出具公正的现场数据,报告没有评判事故原因,是处于公正方的立场的。唯一报告中有瑕疵的地方是没有现场环境的描述。结论也写得有些欠考虑。如果写成“本次检验依据现场条件测试,结果符合。。。。”会更好。
34#
发表于 2008-9-8 23:50 | 只看该作者
说明书在这里的确十分重要。GB/T19678说明书的编制 构成、内容和标示方法(IEC62079)也有“说明书是产品的组成部分”的论述。但在上述案例中,说明书不是最重要的。目前,在此类电器产品中几乎没有说明书来说明自己产品的寿命期限的。产品安全标准中没有这一要求,GB/T19678中也只对低寿命产品规定:对安全或有效寿命有期限的产品,应当注明制造年份和(或)到期年份。GB5296.2 消费品使用说明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使用说明 也没有有对此做出明确规定。这里“低寿命”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概念。而标注寿命期限最典型的例子是食品。1 _4 U/ z( r. v* i
; ^0 |4 P* [$ N' }8 K6 {; J8 `. l; A
    在本例中,我认为结构检查更重要,因为产品的长久安全很重要的方面是靠结构(包括材料)来保证的。这里检查接地尤为重要。因为对接地的要求是“永久可靠”。换句话说,对类似I类器具而言,基本绝缘是可能出现问题的;但基本绝缘受损之后必须有接地的保护。接地的“寿命”不能小于基本绝缘的寿命,这是原则。更不能没有接地。如果产品有良好接地,实际没有接。那制造者责任就大不相同了。同样地,如果是其它II类器具,就要检查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是否符合要求。这个符合绝不仅仅是做个电气强度试验。(对于不同情况,结构检查重点会有不同,这里只是一个例子)。结构如果有问题,时间再久制造者也免不了责任(如果这个结构是被“认证”了的话,严格地说,认证者也有责任)。* d: M; L* E: {5 [
    以上只是说对产品实物的检测。
# B& H1 l! t* y5 W
/ m4 |# c) X+ {& J/ x    至于对于一个具体案例责任的分析,有时会是一个很复杂的事。甚至说法律法规,标准条款还不十分健全;技术上也还存在一些困难。
& Y4 B! N6 g# z" w7 Q0 M4 G
* V; h* N) R2 U3 Q9 v% \$ E: q    愿闻chenlf及诸位高人高见。
& Z" |/ @0 d) @% U; V   0 E4 R2 d' |9 m$ B: i0 y
   (这里的本例是我前面帖子中举得例子:“举例来说:一个用了10年的电热水器,现因电热管破裂,出现电气强度、泄露电流等不合格,并发生触电事故。根据以上条件,你可以说该产品的生产者是事故的全部责任人吗?”。)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09:30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东莞黄江热水器事故的讨论小结

2008年东莞黄江热水器事故的讨论小结
( u4 L( B/ }  w1 Z5 G* _8 z' u0 ~' ^& J7 [/ i
前言:9 }" Z6 z9 ]1 q# X; v, ^5 g
====================================
4 [4 w- X. _' R- @- p: P  b《安规网》近日关于这起事故的跟帖基本上已经停止,而且似乎已经没有更多的报道,因此,尝试对其中的一些讨论做个小结,使得能够通过讨论来达到共同提高技术水平的目的。
9 K( w' `- `: u
+ Y1 ?/ b- z/ k, E5 y$ P! W总结的讨论主要来自chenlf《关于2008年东莞黄江热水器事故的初步看法和建议》和caballo3157 《一起使用热水器时电死人的报道,大家怎么看?》的跟贴。限于信息的局限,小结显然不能够作为事故分析的根据或结论,并且,限于个人水平,对部分讨论的复述可能文字上存在表述偏差,观点汇总也存在挂一漏万的现象,因此,还请方家批评指正。4 V7 e) P& k4 v- e" Z$ [( ?, e5 {
# W: s) `% @( x) r( V& p" E9 ?4 M
主要观点汇总与总结:
8 V0 Z6 G7 m/ K" ^( y====================================- T" C& k7 d# H- s
1.    对检测及检测报告的讨论
! Y& ]% B, q# g3 J! E++++++++++++++++++++++++++++++++
+ }  W  J, \1 Bfasten、nb8197、马蹄认为报告反映的检测内容有问题,报告本身也有问题;caballo3157、libingcheng则从报告的表面上认为报告基本没有问题,就是遗漏了一些信息。$ I8 O) v6 i9 V5 v4 R
6 n2 f5 ^! \  x1 A; m! y5 r
我的观点是,粗略地说,报告与证书的主要区别,是证书只有结论,而报告则提供尽可能详尽的证据来支持相关结论,其质量首先在于其完整性,尤其是这种涉及事故分析的报告,不是一份网上随便发的帖子,而是正如fasten所说的那样,“直接点地说,都已经摊上一条人命了,任何机构都应该小心谨慎地考虑如何出这份报告,如此草率和匆忙,似乎有点想不通!”。因此,对该报告的质量的评价相信是很容易做出的。
6 ]8 F% [4 u0 i3 D6 U
: x# |  F# P0 [5 P在实践中,报告也可以认为是“检测”实践的提纲,那么,一份有严重缺陷的提纲,可以得到怎样结果,相信也是不言而喻的。关注fasten的观点“另一方面,此类驻立式器具应该都会是做成I类器具,但是从各方的信息和报告上来看,都是避而不谈,是否消委会或厂家已经默认此产品接地已经合格?如果接地不合格,我相信消委会和厂家会大做文章,完全不需要拿绝缘电阻来避重就轻了!”,以及caballo3157的观点“在本例中,我认为结构检查更重要,因为产品的长久安全很重要的方面是靠结构(包括材料)来保证的。”,那么,如何评价该报告,结论也是明显的。
/ F+ P1 r# I  p* n8 g6 @- b8 U! f  c* w+ a& }' R4 U
在本文成稿中,又有报道关于三鹿奶粉在某个环节添加有毒化学物质,原因在于一般奶粉检测蛋白质的手段,可以通过添加这种物质来显示出一个“良好”的结果。从这一点,相信大家会再次审视“检测”这种实践、“标准”这种知识可能存在的问题。
; p" F5 A5 l9 w- [" F% |# [& m
7 w0 J  k- D: n0 I% D# Q这里,再次摘录摘自《电气产品安全原理与认证》作为本段小结的结语:
! o8 E2 t$ T$ z+ s+ I4.8.1 … 需要指出的是,检测是评估电气产品安全特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电气产品的安全特性首先是通过良好的工程设计来实现的,检测仅仅是一种验证手段而已,并且这种手段往往是在一些控制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以便有一个可以进行横向比较的结果,因此,结果并不一定就是实际中的表现。实际中的许多时候,标准中的检测内容往往掩盖了标准中所体现的良好工程规范,造成片面地强调实验而忽略了良好工程规范的错觉。… 得到的结果可能由于条件控制等原因,不能真实反映产品的特性,甚至有可能误导。
3 H! X6 ~" }4 p+++++++++++++++++++++++++++++++++++++++
8 x; M& v7 f+ O# B: X* h
0 g0 e7 h9 N- z% d2. 对说明书的讨论- F  T" y# r7 {. P/ Y" J" ]- Y$ K
++++++++++++++++++++++++++++++++
, c7 x' T9 s2 |9 w) {多位,包括fasten, yishenger,caballo3157、wwnw_007、冰火焰情等,提出了说明书内容与此次事故之间的关系。
. E- R$ [/ u$ I" Q
7 L; c+ ~" X4 m9 q9 t关于说明书,事实上还可以细分为提供给专业人员的安装、调试、维护等的说明书,和针对普通使用者的说明书。有兴趣的,可以参阅燃气产品标准中对两者要求的区别,这样可以更加深入讨论不同性质说明书在产品安全中的作用。
: d) |" ~+ N' E% W0 o- |4 x$ k3 }' q+ d' b& B- g3 U+ T
此外,说明书的有效性,国外已经有一些实证研究,将另文总结。) Y3 k! N6 u  \
7 o: k* C7 \  t2 F* J* }# V
对于说明书的讨论,再次摘录《电气产品安全原理与认证》作为结语:0 n* \8 p5 J5 S( @3 C
3.11 …根据原则七提供的警示和说明不能作为产品设计缺陷的补救措施。' ]9 }' D  M( D. M
++++++++++++++++++++++++++++++++++++++++++++++++++
" k0 G1 t! J8 R- k! @0 ~6 W
1 \! b* \. l6 t/ O% b" u3.    对使用安装环境的讨论(包括建筑电气结构)
9 P+ \/ S; {5 N- Z& M) k  E++++++++++++++++++++++++++++++++++++++++++++++++, _& q, s& T+ k" b2 Q
4sea、Jerryzhou、wwnw_007、caballo3157、fd_fang、libingcheng都指出了中国家庭的建筑电气系统和安装所可能存在的问题。' Y) ^$ T( U! ^5 v

: Y/ M* n  J' \0 n可惜,无论是检测报告还是新闻报道,都没有提及相关的接地系统,因此,也无法直接将此次事故与上述现象直接联系起来。然而,这里至少反映了两点问题:一是,许多时候我们的标准是照抄所谓的国外、国际标准,却忽略中国的国情,例如,对I类结构的过分推崇;二是,产品安全是一个平衡的结果,“木桶原理”相信是一个很好的表述。( d% L+ T5 M( H# O' Y8 z7 M+ c
  m8 ?/ @) J% v$ l- }* m) V+ p: [
对于本小节的讨论,再次摘录《电气产品安全原理与认证》作为结语,这也是“木桶原理”在产品安全中最好的应用:) F8 `# h! s; `, Z! c9 s
1.1.3 …从微观上来看,电气产品安全取决于使用者的常识(人的因素)、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产品的因素)以及产品的安装、使用环境(环境的因素)等三个因素。产品良好的工程设计和制造工艺,是电气产品安全的基础;产品最终的安装、使用环境,决定了产品本身提供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能够真正起到防护的作用(例如,I类产品的电击防护依赖所使用环境的接地可靠性),而使用者的常识决定了是否能够按照产品的设计要求,在产品的安全防护范围内使用产品,并且能够在发生不可预计的意外时,是否能够进行自我保护。
+ J1 u* p0 J1 _, q, G7 |# G% s6 @+++++++++++++++++++++++++++++++++++++++++++++++++++++- d5 L- b$ i/ ]

0 h3 K6 m) E) b2 l) u$ K4.    关于消费者/使用者的讨论
6 B+ o. K; q( y3 M2 M+++++++++++++++++++++++++++++++++++++$ P" D% X' N- v
有贴子认为是否存在使用者误操作而导致事故的可能。
9 s% N' N" W+ }3 D# P7 A8 o, s1 G9 l7 T1 {1 J
我认为,这一点实在不可以作为借口。产品安全,就是在可预见的非正常使用时,也不会导致事故。把产品安全寄托主要寄托在使用者的常识和小心翼翼上,是不负责的. 有兴趣的,可以参阅《电气产品安全原理与认证》中对此的论述,以及对多年前一种经常导致事故的产品“热得快”的案例分析。0 H( \7 {' R3 s! a% E& M
++++++++++++++++++++++++++++++++++++++
2 D. q) \  u' v  M: ?
* g; @) r, ~0 S+ K5 k5.    关于产品安全基础理论的讨论4 o) {. \* d, ~3 c. |
++++++++++++++++++++++++++++++++++++++
' R, L( h, q4 g! Elibingcheng指出,“关于产品安全,我认为思考还应加上第三点原则: 并不是安规通过的产品就一定安全。或者符合工程规范就安全。… ”。8 ]* j8 {" u% }/ a
4 C# `7 ^5 L/ O; H. I7 R: I
我认为,产品安全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特点,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过分强调其中一点或忽略其中一点都是不客观的。有兴趣的,可以参阅《电气产品安全原理与认证》中对利用唯物辩证法对这种矛盾的论述。
" j; O2 U$ O( [7 [++++++++++++++++++++++++++++++++++++++++
$ ]* Y8 x! M9 K, r) M- k3 U+ f1 }- _
6.    产品使用寿命带来的安全问题" h8 X, W9 G* e* R
++++++++++++++++++++++++++++++++++++++++++
9 N1 O* [6 U9 C/ ^% n; f2 Jcaballo3157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目前在这方面的深入讨论似乎很少,国内据说有计划出台家电寿命标准,但是,但我认为可依靠标准或说明书来关注产品寿命问题,其可操作性是一个很大的问题。5 ?% V- y+ u  {6 y" P) G
# Q' |. {3 M$ Z
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讨论。
6 i8 Q/ e: r0 q; y6 Y++++++++++++++++++++++++++++++++++++++++++4 i* b, e$ L" y9 K/ G# Q; e- z6 P

$ W$ @7 o* _/ |7 |3 l% [7.    机制,包括社会参与机制,以及产品安全与事故的联动机制
% {9 ?/ s  L! K4 c' M6 Z++++++++++++++++++++++++++++++++++++++++++++++++++3 C3 `# s, W" z- k  `
除了yishenger提出了成立专家组的的建议,其它都是批评目前存在机制问题。' s4 F1 ~& ]% B0 l: x

9 d7 R$ L& C* O0 [应当说,欧盟的RAPEX、美国的CPSC等,都已经建立起产品安全与事故的联动机制,我们需要努力呀!!!
! U  j) i& N! P* R: a" {% I" I' r$ s  Z
yishenger的提议是未来我们要努力的方向,请留意安规网的动态
' M+ \8 {+ b! b. [++++++++++++++++++++++++++++++++++++++++++++++++++
5 J" |* j" }1 ]5 N" ]7 q==================================================. W4 g2 [  R8 d

# y$ |* ]# @* ~# l8 [后记:) v( K! g8 r1 z/ r# P
在小结的时候,发现包括本文案例在内,手头有两个事故涉及的都是16岁的少女。忽然间,想起了许多年前的一首诗,依稀记得其中一句是“十六岁的花季只开一次”(席慕容,还是…?),不觉心酸:对于这些不幸的女孩,还未盛开,就已经凋零了。尤其是本文事故中的少女,“悲莫悲兮生别离”,她的家人又是怎样的痛苦呀!所以,作为从事产品安全工作的你我,请记住自己的社会责任。“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e) }) K. c: x7 W5 [& C
" O) b% H: e* U9 \3 q

: y( t0 ~4 @& i7 l, f陈凌峰/2008.9.16/GZ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5:23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关于家电的长期使用安全年限,欢迎各位从不同角度讨论

关于家电的长期使用安全年限,欢迎各位从不同角度讨论6 G/ ]  ?. T7 ^6 @
3 Y' H* ?4 }3 O+ L
http://www.angui.org/bbs/read.php?tid-22850.html
37#
发表于 2008-12-9 22:38 | 只看该作者
分析条理清晰,赞一个。
38#
发表于 2008-12-11 16:40 | 只看该作者
事实已经是这样了,作为厂家应对消费者的安全负责是无可争议的,但是消费者应做好自己的环境安全设施。法理无情,人有情。无情的事由政府去做吧,修改法律、制定办法、公开执行。
39#
发表于 2008-12-17 22:58 | 只看该作者
按GB4706.1的要求,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是在做完耐潮湿试验后才进行检验的
40#
发表于 2008-12-18 22:2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面面俱到,是高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规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安规网为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关于安规|小黑屋|安规QQ群|Archiver|手机版|安规网 ( 粤ICP13023453-10 )

GMT+8, 2024-6-7 04:57 , Processed in 0.1435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广东安规赞助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