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月饼故事永流传
/ k- V& E1 e. h
6 k' a( h# |& m* }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 y% ?1 a6 l& H6 q- U
4 U% A; p2 C8 {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了,在人类已经登上月球的今天,究竟庆祝中秋意义何在?这里,就让我们重温一些有关中秋与月饼的故事。
: ?- g' V% D' |% a4 S( n1 v$ Q% t( p6 Q
◆ 拜月神话
: L' b+ o, A3 G4 C+ j6 k1 C; q8 }- M5 W+ O
根据古书《礼记》说明,“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此处所谓“朝”“夕”皆为祭拜之意。唐朝开元遗事写道,“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而宋朝《东京梦华录》亦记录“中秋夜民间争餐酒楼玩月,至于通晓”。由此可知,农历八月十五日祀月赏月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 ]' }1 X3 J; y1 F$ ?) R& S
( U$ l! |! V( m. K8 I
◆月饼起源 ! l* o0 A3 {. k4 Q2 q- ]) E" i9 `
0 w E8 J$ l9 C! w 中秋节为何吃月饼?月饼始于古代面食,三千多年前,江浙一带已有记念殷周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一种简单的面皮包糖酱馅心圆饼。 z7 J3 t n& Z: n# M
6 o% G5 S6 R4 f 至汉朝张骞自西域带回核桃、芝麻与花生的种子后,市面上出现了新馅心高质量的“胡饼”、“麻饼”与“花生饼”。
) t! W0 {0 i) s& ]1 Y+ C
, ~" R6 D, e R; j- Q0 _9 V 唐时,钦赐进士登第御宴的宫廷点心为“红菱饼”。
/ i; H3 ^$ G% @% d! r* k% ?- h1 }2 M3 [7 ]6 [' L( R9 a
一直到明代始有明确的记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这也跟人们相传元末时朱元璋(另一说法为其军师刘伯温)利用民间中秋互送和必食月饼的习俗,包字条于饼馅中,秘密通知大家统一起义行动的时间,一举灭元建明,从此月饼更被赋上了民族抗争精神的化身意义。
: I+ \2 _1 l: E$ M8 B* S( l( z1 s+ L
◆团圆之意 : j' i' N( i8 h0 y, U% n
" s q' n6 T6 v/ e! X 至于月饼何以能寓团圆之意。苏东坡绝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经道出了人们中秋吃月饼盼团圆的愿望。古往今来普天之下,中华游子莫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是炎黄子孙,不论离国多远、离乡多久,一到中秋就会想起月饼,眷念亲人。 & a. }+ x+ P9 J+ \
. o$ I) |- l: V7 E
◆月饼的创新与复古 " j- A9 z2 R$ b; Q! Z
/ J( d) Y9 u! a3 V6 i i
月饼成为中秋节日的食品后,品种不断创新,如最近本地某购物中心推出“月饼山”的噱头,这习俗在清代已有,清代乾清宫供月御案的“月饼山”高达十数层,垫底巨饼直径数十尺重二十余斤而山顶小饼仅二寸大,三两重。皇帝拜月饼祈丰年后,把精巧别致的“迷你”小饼赏予宠妃,捧酥香软糯的“敖尔合”满语即“奶子”月饼敬奉太后,将垫底大饼切开分赐众王公大臣、妃嫔公主、福晋命妇,每人一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