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网

 找回密码
 注册安规
安规论坛 | 仪器设备 | 求职招聘 | 国家标准 公告 | 教程 | 家电 | 灯具 | 环保 | ITAV 签到 充值 在线 打卡 设备 好友| 帖子| 空间| 日志| 相册
IP淋雨机 | 证书查询 | 规范下载 | 资质查询 招聘 | 考试 | 线缆 | 玩具 | 标准 | 综 合 红包 邮箱 打卡 工资 禁言 分享| 记录| 道具| 勋章| 任务
水平垂直燃烧机 | 针焰 | 灼热丝 | 漏电起痕
IP防水防尘设备|拉力机|恒温恒湿|标准试验指
灯头量规|插头量规|静风烤箱|电池设备|球压
万年历 | 距元旦节还有
自2007年5月10日,安规网已运行
IP淋雨设备| 恒温恒湿箱| 拉力机| 医疗检测设备沙特Saber 埃及COI 中东GCC|CoC直接发证机构水平垂直燃烧机|灼热丝|针焰试验机|漏电起痕试验机
灯头量规|试验指|插头插座量规|灯具检测设备耐划痕试验机|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 | 耦合器设备广东安规-原厂生产-满足标准-审核无忧
查看: 172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EMC资料] EMI/EMC设计讲座(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东安规检测
有限公司提供:
       传统上,EMC一直被视为「黑色魔术(black magic)」。其实,EMC是可以藉由数学公式来理解的。不过,纵使有数学分析方法可以利用,但那些数学方程式对实际的EMC电路设计而言,仍然太过复杂了。幸运的是,在大多数的实务工作中,工程师并不需要完全理解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存在于EMC规范中的学理依据,只要藉由简单的数学模型,就能够明白要如何达到EMC的要求。
9 `( {  R2 D+ N- s% C
0 f/ K! e) ?9 Z7 f* S* E  本文藉由简单的数学公式和电磁理论,来说明在印刷电路板(PCB)上被动组件(passive component)的隐藏行为和特性,这些都是工程师想让所设计的电子产品通过EMC标准时,事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 ^- k2 w0 s( n( [
+ F4 Y  s; O; q4 k; E导线和PCB走线
, @* v$ L5 e6 q! F6 A  c1 C
  H: j# Y' I0 g% R7 d0 O8 L; l  导线(wire)、走线(trace)、固定架……等看似不起眼的组件,却经常成为射频能量的最佳发射器(亦即,EMI的来源)。每一种组件都具有电感,这包含硅芯片的焊线(bond wire)、以及电阻、电容、电感的接脚。每根导线或走线都包含有隐藏的寄生电容和电感。这些寄生性组件会影响导线的阻抗大小,而且对频率很敏感。依据LC的值(决定自共振频率)和PCB走线的长度,在某组件和PCB走线之   ; |6 q5 s% A2 [3 |- J) D/ _
间,可以产生自共振(self-resonance),因此,形成一根有效率的辐射天线。
- y6 k% W' h+ |) H2 ^$ G8 B: P$ Y& Q' \0 l& a' L) t
  在低频时,导线大致上只具有电阻的特性。但在高频时,导线就具有电感的特性。因为变成高频后,会造成阻抗大小的变化,进而改变导线或PCB走线与接地之间的EMC设计,这时必需使用接地面(ground plane)和接地网格(ground grid)。
) s- t, e+ B  `2 P7 Q/ _/ u" ~3 h( c' T
  导线和PCB走线的最主要差别只在于,导线是圆形的,走线是长方形的。导线或走线的阻抗包含电阻R和感抗XL = 2πfL,在高频时,此阻抗定义为Z = R + j XL j2πfL,没有容抗Xc = 1/2πfC存在。频率高于100 kHz以上时,感抗大于电阻,此时导线或走线不再是低电阻的连接线,而是电感。一般而言,在音频以上工作的导线或走线应该视为电感,不能再看成电阻,而且可以是射频天线。
; T$ o8 _. w8 b# Z
0 J0 ^4 I" m, @" B4 z; I* i# ?' e  大多数天线的长度是等于某一特定频率的1/4或1/2波长(λ)。因此在EMC的规范中,不容许导线或走线在某一特定频率的λ/20以下工作,因为这会使它突然地变成一根高效能的天线。电感和电容会造成电路的谐振,此现象是不会在它们的规格书中记载的。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6:03 | 只看该作者
  例如:假设有一根10公分的走线,R = 57 mΩ,8 nH/cm,所以电感值总共是80 nH。在100 kHz时,可以得到感抗50 mΩ。当频率超过100 kHz以上时,此走线将变成电感,它的电阻值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此10公分的走线将在频率超过150 MHz时,将形成一根有效率的辐射天线。因为在150 MHz时,其波长λ= 2公尺,所以λ/20 = 10公分 = 走线的长度;若频率大于150 MHz,其波长λ将变小,其1/4λ或1/2λ值将接近于走线的长度(10公分),于是逐渐形成一根完美的天线。' V, H5 b- ~/ Q1 K* u: [

8 X( e  \/ G* p" n1 U电阻: H! t; K# p, D( i  w5 G: A
8 [# t& v- W$ a1 L3 z
  电阻是在PCB上最常见到的组件。电阻的材质(碳合成、碳膜、云母、绕线型…等)限制了频率响应的作用和EMC的效果。绕线型电阻并不适合于高频应用,因为在导线内存在着过多的电感。碳膜电阻虽然包含有电感,但有时适合于高频应用,因为它的接脚之电感值并不大。
# [; \1 C6 `. I& T$ J! d* f- w3 |
  一般人常忽略的是,电阻的封装大小和寄生电容。寄生电容存在于电阻的两个终端之间,它们在极高频时,会对正常的电路特性造成破坏,尤其是频率达到GHz时。不过,对大多数的应用电路而言,在电阻接脚之间的寄生电容不会比接脚电感来得重要。' f( }( m$ {0 S7 N

: V6 v- m* y. |; d3 g8 W( w  当电阻承受超高电压极限(overvoltage stress)考验时,必须注意电阻的变化。如果在电阻上发生了「静电释放(ESD)」现象,则会发生有趣的事。如果电阻是表面黏着(surface mount)组件,此电阻很可能会被电弧打穿。如果电阻具有接脚,ESD会发现此电阻的高电阻(和高电感)路径,并避免进入被此电阻所保护的电路。其实,真正的保护者是此电阻所隐藏的电感和电容特性。3 j) O! ~5 J7 d9 S( n- z
   3 A8 c: d  @: L% s( s
电容) f) K* c  d5 q& G+ w5 x
/ s6 ^2 n" A3 @
  电容一般是应用在电源总线(power bus),提供去耦合(decouple)、旁路(bypass)、和维持固定的直流电压和电流(bulk)之功能。真正单纯的电容会维持它的电容值,直到达到自共振频率。超过此自共振频率,电容特性会变成像电感一样。这可以由公式:Xc=1/2πfC来说明,Xc是容抗(单位是Ω)。例如:10μf的电解电容,在10 kHz时,容抗是1.6Ω;在100 MHz时,降到160μΩ。因此在100 MHz时,存在着短路(short circuit)效应,这对EMC而言是很理想的。但是,电解电容的电气参数:等效串联电感(equivalent series inductance;ES
# [7 C1 T. f. ]8 L8 N  N9 O" K! x1 S7 G( x
L)和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ESR),将会限制此电容只能在频率1 MHz以下工作。 , R% ~( }+ \' l. B
5 M4 E$ u7 |7 g$ P" H' P3 _+ L

$ q2 c+ {- L) @  s6 d+ Y8 S  电容的使用也和接脚电感与体积结构有关,这些因素决定了寄生电感的数目和大小。寄生电感存在于电容的焊线之间,它们使电容在超过自共振频率以上时,产生和电感一样的行为,电容因此失去了原先设定的功能。
7 a$ V' e/ ^' E   
& s7 w  D9 g) F电感. \. [! }( x* x+ d% }6 G9 d" O3 M" ^

' m+ \/ T" \: `: ?" B6 T  $ t) `1 Z) Y1 b( W
  电感是用来控制PCB内的EMI。对电感而言,它的感抗是和频率成正比的。这可以由公式:XL = 2πfL来说明,XL是感抗(单位是Ω)。例如:一个理想的10 mH电感,在10 kHz时,感抗是628Ω;在100 MHz时,增加到6.2 MΩ。因此在100 MHz时,此电感可以视为开路(open circuit)。在100 MHz时,若让一个讯号通过此电感,将会造成此讯号质量的下降(这是从时域来观察)。和电容一样,此电感的电气参数(线圈之间的寄生电容)限制了此电感只能在频率1 MHz以下工作。% s  _3 L* \+ W4 Y
1 i- N$ o! Q6 c+ [
  问题是,在高频时,若不能使用电感,那要使用什么呢?答案是,应该使用「铁粉珠(ferrite bead)」。铁粉材料是铁镁或铁镍合金,这些材 料具有高的导磁系数(permeability),在高频和高阻抗下,电感内线圈之间的电容值会最小。铁粉珠通常只适用于高频电路,因为在低频时,它们基本上是保有电感的完整特性(包含有电阻和抗性分量),因此会造成线路上的些微损失。在高频时,它基本上只具有抗性分量(jωL),并且抗性分量会随着频率上升而增加,如附图一所示。实际上,铁粉珠是射频能量的高频衰减器。5 @9 `7 i2 O7 P

: q6 @2 Z+ r% f  其实,可以将铁粉珠视为一个电阻并联一个电感。在低频时,电阻被电感「短路」,电流流往电感;在高频时,电感的高感抗迫使电流流向电阻。
( Z) L  H3 P) \& B& `% i0 f& j2 J, b) d9 I7 e
  本质上,铁粉珠是一种「耗散装置(dissipative device)」,它会将高频能量转换成热能。因此,在效能上,它只能被当成电阻来解释,而不是电感。
" @2 i/ J/ }# J; `9 r- G
3 E: ]9 h  t3 U( b( T' c3 R+ q% p+ v
, C! |5 t% }+ N. [- a2 C% f; S
图一:铁粉材料的特性
6 x/ e: g' \& r/ Z4 H9 _! N) ^* L   
+ n. Y# o* Y- R2 e. O9 R变压器
6 f% v4 f7 S9 y0 K/ w3 Q* ^5 |2 @
  Q6 e3 ]/ H% n: n3 L% b  变压器通常存在于电源供应器中,此外,它可以用来对数据讯号、I/O连结、供电接口做绝缘。根据变压器种类和应用的不同,在一次侧(primary)和二次侧(secondary)线圈之间,可能有屏蔽物(shield)存在。此屏蔽物连接到一个接地的参考源,是用来防止此两组线圈之间的电容耦合。. h% l% n) c4 l: r' ]+ N; u0 P# ?: L
5 X8 ]& r$ e0 v7 W
  变压器也广泛地用来提供共模(common mode;CM)绝缘。这些装置根据通过其输入端的差模(differential mode;DM)讯号,来将一次侧线圈和二次侧线圈产生磁性连结,以传递能量。其结果是,通过一次侧线圈的CM电压会被排拒,因此达到共模绝缘的目的。不过,在制造变压器时,在一次侧和二次侧线圈之间,会有讯号源电容存在。当电路频率增加时,电容耦合能力也会增强,因此破坏了电路的绝缘效果。若有足够的寄生电容存在的话,高频的射频能量(来自快速瞬变、ESD、雷击……等)可能会通过变压器,导致在绝缘层另一端的电路,也会接收到此瞬间变化的高电压或高电流。" S$ k; `3 p( v  j$ g

$ z: I7 _) q. P: D% X  上面已经针对各种被动组件的隐藏特性做了详尽的说明,底下将解释为何这些隐藏特性会在PCB中造成EM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6:04 | 只看该作者
浅谈电磁理论0 p7 L- h1 S2 G1 `8 @4 ^* R
  s2 {/ G" V& p2 t# {+ q0 {
  上述的被动组件具有隐藏特性,而且会在PCB中产生射频能量,但为何会如此呢?为了了解其原由,必须明白Maxwell方程式。Maxwell的四个方程式说明了电场和磁场之间的关系,而且它们是从Ampere定律、Faraday定律、和Gauss定律推论而来的。这些方程式描述了在一个闭回路环境中,电磁场强度和电流密度的特性,而且需要使用高等微积分来计算。因为Maxwell方程式非常的复杂,在此仅做简要的说明。其实,PCB布线工程师并不需要完全了解Maxwell方程式的详细知识,只要了解其中的重点,就能完成EMC设计。完整的Maxwell方程式条列如下:
" x& o6 y9 T; M1 T' h8 Z! Z/ n) {' b7 s' i1 A( e+ p2 X# ]+ @
第一定律:电通量(electric flux)(来自Gauss定律)
% p  R. `( q% G. W! g
' {. ]; C( T, E; u# O3 q第二定律:磁通量(magnetic flux)(来自Gauss定律)
, j* {9 m. X9 u; @9 b' C1 _( w/ O. [1 G! V, U5 \) B
第三定律:电位(electric potential)(来自Faraday定律)
& X: l2 N) o9 a* Y! o% W
  h% K6 |: T9 w. }第四定律:电流(electric current)(来自Ampere定律)2 m6 ~) F) w# {+ R
' C  n" `& w& a. q$ ?

+ o5 T! l% o$ z/ V在上述的方程式中,J、E、B、H是向量。此外,与Maxwell方程式相关的基本物理观念有:  z0 N$ K: C& R* {2 O

3 T9 C! n  F3 h  ●Maxwell方程式说明了电荷、电流、磁场和电场之间的交互作用。/ \1 a. s( Q7 Q$ X

- ]* @) Q1 @  C$ P  ●可用「Lorentz力」来形容电场和磁场施加在带电粒子上的物理作用力。4 X6 r7 T% o5 {: f

, j6 W: A, v0 a  ●所有物质对其它物质都具有一种组成关系。这包含:4 V0 ?, n+ K/ t) ^, ?: g3 \5 [

6 w8 |3 f2 k  M% S# k: J) g0 e: m& B6 O  1. 导电率(conductivity):电流与电场的关系(物质的奥姆定律):J=σE。
. G/ J' O& S6 a- B% Z( [4 I2. 导磁系数:磁通量和磁场的关系:B=μH。
% H  v5 q' q0 W% _) T/ [0 x3. 介电常数(  E. M: v) d" a" d2 D+ v

$ C+ d, I9 O4 \0 p. A 2 c8 c9 ]- Q# U
$ O: n3 a. N7 Z8 ?/ \' F3 B
dielectric constant):电荷储存和一个电场的关系:D=εE。
7 t* M0 |/ e2 GJ = 传导电流密度,A/m2) i9 J0 I$ d1 C- y4 {) s! k! D
σ= 物质的导电率3 e8 Q" j2 Y* A- O6 j4 b4 F- v" n
E = 电场强度,V/m; k& s# S7 ^8 f9 n3 @* f
D = 电通量密度,coulombs/ m2
" H- C2 u4 {; T4 _7 rε= 真空电容率(permittivity),8.85 pF/m% A  q6 T7 Z2 m
B = 磁通量密度,Weber/ m2或Tesla
0 p3 o+ d5 ~7 A' JH = 磁场,A/m4 O0 b4 h5 V5 P
μ= 媒材的导磁系数,H/m ! E9 u- M4 w8 `1 N/ e$ Q  H% X( H
. S4 v  [) [& X9 |
0 h. J. m3 L- S; ^5 `
  依据Gauss定律,Maxwell的第一方程式也称作「分离定理(divergence theorem)」。它可以用来说明由于电荷的累积,所产生的静电场(electrostatic field)E。这种现象,最好在两个边界之间做观察:导电的和不导电的。根据Gauss定律,在边界条件下的行为,会产生导电的围笼(也称作Faraday cage),充当成一个静电的屏蔽。在一个被Faraday箱包围的封闭区域,其外部四周的电磁波是无法进入此区域的。若在Faraday箱内有一个电场存在,则在其边界处,此电场所产生的电荷是集中在边界内侧的。在边界外侧的电荷会被内部电场排拒在外。
6 p4 u* D1 v$ b" z4 A+ V* {/ t# X8 ?1 F- E5 _' f
  Maxwell的第二方程式表示,在自然界没有磁荷(mag   
" i4 c. z, O/ f# o# U8 L. ynetic charge)存在,只有电荷存在,也就是说没有单一磁极(magnetic monopole)存在。虽然,目前的统一场理论(Grand Unified Theory)预测有很少的磁荷存在,但迄今都无法从实验中证明。这些电荷是带正电的或负电的。磁场是透过电流和电场的作用产生的。由于电流和电场的发射,使它们成为辐射能量的来源点。磁场在电流四周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而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 r+ R  B7 P1 }" V" |; w( R' P

# r: h: Q* T; _/ S: Q4 e) s  Maxwell的第三方程式也称作「感应的Faraday定律」,说明当磁场环绕着一个封闭的电路时,此磁场会使此封闭电路产生电流。第三方程式和第四方程式是相伴的。第三方程式表示变动的磁场会产生电场。磁场通常存在于变压器或线圈,例如:马达、发电机…等。第三和第四方程式的交互作用,正是EMC的主要焦点。两者一起来说,它们说明了耦合的电场和磁场是如何以光速辐射或传播。这个方程式也说明了「集肤效应(skin effect)」的概念,它可以预测「磁屏蔽(magnetic shielding)」的有效性。此外,它也说明了电感的特性,而电感允许天线能合理地存在。' ^1 A8 ~3 z- l8 p

+ S1 K# |0 y) @) c$ h  Maxwell的第四方程式也称作Ampere定律。此方程式说明了产生磁场的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电流以传输电荷的形式在流动。第二个来源是,当变动的电场环绕着一个封闭的电路时,会产生磁场。这些电和磁的来源,说明了电感和电磁的作用。在此方程式中,J就代表以电流产生磁场的分量;就是以电场产生磁场的分量。3 H" t  C3 |3 m3 R9 R7 C  h
6 _/ \8 S9 v# g+ \- }
  综合而言,Maxwell方程式可以说明在PCB中,EMI是如何产生的。PCB是一个会随时间改变电流大小的环境,而这些微积分方程式正是要对发生EMI的根源做解析。静电荷分布会产生静电场,而不是磁场。固定电流会同时产生静磁场和静电场。时变(time-varying)电流会同时产生电场和磁场。# V0 @' ~/ @. a( w2 B6 g7 W6 J
) b4 e! J5 c- S
  静电场会储存能量,这是电容的基本功能:累积和保有电荷。固定的电流源是电感的基本功能和概念。: l6 T) ]5 X) s" a- \
   
# R# ~, I* A# c, Q% Z电和磁的来源
: @( m5 V) \8 S" v8 H8 N% \- k" ~/ X9 V: [, P# |
  前面已经提到,变动中的电流会产生磁场,静电荷分布会产生电场,下面将进一步讨论电流和辐射电场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检视电流源的结构,并观察它是如何影响辐射讯号的。此外,我们也必须要注意,当距离电流源越远时,讯号强度会越低。* Q) K6 A; U* i- L! n- T" n
  G4 ~. q* c8 c5 }2 U9 s' ?# i
  时变电流存在于两种结构中:1.磁的来源(是封闭回路),2.电的来源(是双极天线)。首先探讨磁的来源。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6:06 | 只看该作者
图二:一个磁场的射频传送
7 r! ]7 [* s, t5 P- o
4 M7 E, W0 ^3 n- L5 F2 ?5 k. e3 _0 c  在附图二中,一个电路包含有一个频率源(振荡器)和一个负载。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回传电流(return current),在此电路沿着封闭回路流动着。这个封闭回路是由PCB走线和射频电流的回传路径组成的。我们可以利用仿真软件,来建立此讯号走线的模型,并评估此模型所产生的辐射电场。此回路所产生的电场是下面四个变量的函数。, t' K4 H7 _* Q; B* l2 t* Z
# `, A, E% [% m& d7 R1 C" f
  1.回路中的电流振幅:电场大小和存在于讯号走线的电流大小成正比。' R  d( W* b1 e+ v7 v& Y

; u: a. V9 a4 M( j/ T  2.回路的极性和测量装置的关系:如果测量装置的天线也是呈回路状(loop),回路电流的极性必须和测量装置的天线之极性相同,如此才能测量到正确的回路电流。例如:如果测量装置是使用双极(dipole)天线,则回路电流的极性必须和它一样,两者的极性都必须是垂直的(vertical polarization)。
7 [+ c0 f: X; W: {% M) Z0 S2 N' d' C6 A, g/ J
  3.回路的大小:如果回路非常的小(比回路讯号或工作频率的波长小很多),则电磁场的强度将和回路面积成正比。如果回路越大,在天线端所测量到的频率就越低。对特定的回路面积而言,此天线会在特定的频率下共振。, g4 {  _5 v) h9 s, X2 n- V
  a( ]+ t8 T2 I! C$ h
  4.距离:电磁场强度下降的比率,是决定于来源端和天线之间的距离。此外,此距离也决定所产生的是电场或者是磁场。当距离比较短时,磁场强度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当距离比较长时,会出现一个电磁平面波(plane wave)。此平面波强度和距离成正比。在平面波上,电场向量和磁场向量相交点的位置,大约在1/6波长的地方(也可使用λ/2π来表示,波长(λ)= 300/f)。1/6波长和EMI的「点源(point source)」相关,「点源」是指电磁波发射的起源。接收端天线越大,1/6波长的值可以越大。1 u$ }) C( y; A. o  N$ j. k0 s* M

7 p2 b, d( k1 w% d+ Q: C% z+ d结语2 c9 s" G1 Z6 p
+ H" f8 n5 \/ u

( c/ Y1 ?; ^% Q9 C$ f4 B, G3 T
5 @! ?# s9 }) s  S+ |4 x& k# Y' K  和大多数的电子工程设计一样,EMC设计是需要细心的思虑的。阅读本文时,读者应该同时参照平时所执行的EMC实务工作,如此就可能会发现许多过去未曾注意到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就是EMI最容易发生的处所。3 q! O; I7 ^. R1 [
" Y* o6 l& _" _
  在强调产品迅速上市的时代里,工程师所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使用良好的EMI模拟工具虽然可以协助我们快速地达成任务;但若过度依赖这些工具,恐怕会在一些非常特殊的情况或环境下,无法举一反三。所以,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将可以弥补常态的实务工作之不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安规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规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安规网为您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关于安规|小黑屋|安规QQ群|Archiver|手机版|安规网 ( 粤ICP13023453-10 )

GMT+8, 2024-11-6 12:32 , Processed in 0.11851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广东安规赞助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