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4月24日讯 (记者 蓝宇) 据媒体报道,近日,英国食物标准局对248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发现13种食品中含有的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含量有上升趋势。雀巢等许多知名食品公司都遭到英国食物标准局的警告,超标品种涉及速溶咖啡、薯片和薄脆饼干等。就此,雀巢中国23日下午向中国网财经中心发来声明称,公司致力于开发新的生产方式以降低咖啡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并严格遵守中国行业标准。
' \& V' v m, j4 A& ~9 u1 W 雀巢两款咖啡被检出含致癌物丙烯酰胺
) n) x. B, Y! k9 G/ [4 h7 g 《法制晚报》23日报道称,英国食物标准局近日对248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发现13种食品中含有的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含量有上升趋势。许多知名食品公司都遭到英国食物标准局的警告。其中包括雀巢的两款产品:雀巢金牌风味冻干低咖啡因速溶咖啡和雀巢金牌风味冻干速溶咖啡。
! }& F* Y- l: P4 m( ]! m) o; [ 研究显示,煎炸或烘烤含有淀粉质的食物,例如马铃薯和谷类食物,会产生偏高的丙烯酰胺。世卫组织的专家指出,丙烯酰胺已被证实与多种癌症有关联,包括肠癌、膀胱癌、肾病,并有可能导致不孕和丧失肌肉控制。2002年,科学家得知特定食物中存在该化学物质,从那时起便开始催促食品行业降低含量。 z5 t% y2 O: w- P6 t. d! T( _
但是检测证实,包括薯片、即饮咖啡、面包、饼干、油炸土豆片、早餐麦片、幼儿食品在内的多款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并未降低。2 b$ T K6 P. y( I
报道称,英国食物标准局表示,这些产品对公众不形成任何实时风险,民众无须改变饮食习惯。但长时间的摄取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因此要求食品公司减少丙烯酰胺含量。6 F! x- ]: Z2 Y) r
雀巢公司声明称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D3 {! r; }2 V" H/ n+ [7 ?% ^
雀巢中国23日下午就此事向中国网财经中心发来声明称,公司致力于开发新的生产方式以降低咖啡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并严格遵守中国行业标准。3 z6 E3 D- T* G c- h% d- y) j8 ~
雀巢在声明中说,“丙烯酰胺”广泛存在于许多加工食品中。它不是食品中的添加剂和配料,而是每当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以高温烹调或加热时,便以副产物的形式自然形成的。它从人类开始烹调或加热食品时就已经存在了,但科学界和医学界只是在最近十几年才注意到该化合物存在于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加工食品和家庭烘制、油炸或烤制的食品中。
! @$ e, O. Q4 U- B# h 声明称,雀巢全球研发部门关注丙烯酰胺摄入的潜在风险,并确立相关课题,投入资金研究烘焙咖啡时“丙烯酰胺”的形成过程,并致力于开发新的生产方式以降低咖啡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O1 x3 X0 D1 f( J6 X3 N
声明还表示,雀巢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以及雀巢在国际上的质保规定,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产品。(中国网财经中心) n4 [$ `+ T/ p! T' t* Y
声 明
3 |" S' R2 d1 _& O! b 最近,英国食品标准局(Food Standards Agency)报道了与一种叫做“丙烯酰胺” (Acrylamide)化合物有关的可能风险, 报道中涉及的日常食品包括薯条、咖啡及谷类食物等。# ~/ o' w2 K* ?+ B
“丙烯酰胺”广泛存在于许多加工食品中。它不是食品中的添加剂和配料,而是每当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以高温烹调或加热时,便以副产物的形式自然形成的。它从人类开始烹调或加热食品时就已经存在了,但科学界和医学界只是在最近十几年才注意到该化合物存在于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加工食品和家庭烘制、油炸或烤制的食品中。自那时起,雀巢全球研发部门就立即开始关注丙烯酰胺摄入的潜在风险,并确立相关课题,持续与科研界和政府卫生权威部门合作,积极投入大量资金研究烘焙咖啡时“丙烯酰胺”的形成过程并致力于开发新的生产方式以降低咖啡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C6 ]/ F& M7 e# t8 g! C
雀巢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著名食品安全专家的观点,建议消费者食用由多种食物构成的平衡和健康的膳食,以降低丙烯酰胺的日常摄入量。
) N, c6 _# p/ T& Y4 _# r 在过去30年来,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适度饮用咖啡是安全的,并越来越多地认为它可能对健康有益。例如,咖啡天然富含抗氧化物质。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正常饮用咖啡对于健康是安全的。5 u: h" l6 M9 x+ }" ]$ y6 k
雀巢一直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以及雀巢在国际上的严格质保规定,致力于为我们的消费者提供安全及高品质的产品。
9 m, e# {! [/ [! i" Z# A) x- R 雀巢(中国)有限公司
- m' y% g0 i1 o# W3 x0 p3 W: E 2012年4月23日* q5 M, c+ f& g! s" Y& s& R. O
, c# o1 B7 _.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