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节目《“健美猪”真相》画面截图。(资料图片) ——日前,商务部、公安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打击私屠滥宰强化肉品卫生安全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强调各地要根据国务院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治理的统一部署,统筹推进打击私屠滥宰专项治理、“瘦肉精”专项整治及打击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工作。 # O: U+ D; J# Y2 o
——国庆佳节,为了保证节日市场正常经营秩序和消费安全,各地对销售含有“瘦肉精”等违禁物质肉制品的违法经营行为纷纷亮起了红灯。 ! i$ R: T* D: p
——公安部宣布,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的“瘦肉精”大会战共破获案件1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89人。 ; |9 S5 K% @% u: S
——公安部表示,要继续对“瘦肉精”案件保持严打严防态势,深挖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瘦肉精”犯罪,严防死灰复燃。 ' T. O, d8 E/ I2 Z# r
类似这样的消息,让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组欣慰不已。3月15日,这个栏目制作的专题节目《“健美猪”真相》在新闻频道播出,揭露了“瘦肉精”重现江湖的惊人内幕,一时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
! H8 t5 n' G! {3 A7 g4 ] 现在回头看这次成功的舆论监督行动,从前期策划到中期调查再到后期跟进,整个流程显示了新闻工作者良好的业务素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也彰显了媒体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体现了“依法监督、科学监督、建设性监督”的巨大威力,更表明了相关政府部门坚持“民生为重”不动摇的意志与决心。
6 V. Q& l% s6 X5 H1 s2 w 心愿:还老百姓一张干净的“餐桌”
+ W+ y) Z0 t$ U' x5 k L, s0 R “瘦肉精”这三个字,在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组眼里,并不陌生。 ' |; M" M: m7 R8 u! S/ |
早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2003年,《每周质量报告》栏目创办,他们得知,违法使用“瘦肉精”的情况依然存在。 6 c4 r) t" N' Z
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了新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对使用“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但现实是,“瘦肉精”依然“大行其道”,威胁着亿万百姓的“餐桌”。
. A- T9 b, r# l# w' ]' e 典型的案例是,2009年2月,广州市近百人因吃猪内脏引起腹痛、腹泻。卫生部门检验显示,凶手就是“瘦肉精”。 " y& p" F& X- s: ^- Q7 q7 ?, x
事实上,党和政府一直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就是要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健康。中央领导反复强调,要持续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对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处置,决不手软,并加大曝光力度。
% M4 m, a& q- f6 t% v 今年年初,《每周质量报告》栏目组根据内部线索,得知全国有不少地方还在违法使用“瘦肉精”,而且使用方式更隐蔽,使用程度上更严重,甚至还涉及一些知名企业。 6 l0 }% |; b- y6 b% `3 X! i O8 H
央视下了决心:为了老百姓吃得放心,一定要让“瘦肉精”现出原形。新闻中心很快批准这个选题方案。 * E2 I" T' N9 `9 S- k1 W9 D, z! }# A4 O/ I
新闻中心副主任梁建增介绍说,去年11月台里就决定,要在今年首度推出“3·15特别行动”专题节目,集中反映社会关注、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使新闻更紧密地与社会贴近。 ( _- u, X: V+ O
“猪肉问题涉及千家万户,这个选题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可想而知。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猪肉的养殖、运输等多个环节存在一些长期没有解决的痼疾,经过缜密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决定把‘瘦肉精’问题作为今年‘3·15特别行动’的主攻方向。”梁建增说。
( S3 a$ f; x7 x 调查:揭开“健美猪”惊人真相 + s5 u0 e. E1 r1 i5 Q- N3 O' S
如今,回望整个节目的采访和制作过程,《“健美猪”真相》节目暗访记者弓弦(笔名)找回了中学时代训练写“议论文”的感觉:“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要鲜明,要正确;论据要充分,要可靠;论证过程要科学,要严丝合缝。这样的思路贯穿了‘瘦肉精’事件调查的始末。”
3 N' n+ k4 g5 \! r 他在河南先后暗访了二三十家养猪场,不论大小,都存在一个共同的事实:过去养猪要喂一年才达到出栏标准,现在半年时间就可以了。原因到底在哪里?
5 R1 O! S) {8 }" W% A' C" Y! J( F 他还发现这些所谓的“健美猪”跟一般的猪在体形上差别不小,“拱背收腹,屁股浑圆,肌肉结实”。问养殖户个中缘由,回答是在饲料中加了“药”。 2 [" s) b* ^/ ~' `2 N% u& Q
由于之前做了大量的功课,弓弦心里清楚,这里的“药”指的就是“瘦肉精”。 ) y. C9 ]! f, e
弓弦知道,自己不能站出来说这就是“瘦肉精”,必须让养殖户直接说出口,而且要让“瘦肉精”现身,出现在他的暗访镜头里。 4 B2 V- B l* S; e3 C
他必须找到“论据”。没有真实可靠的“论据”,“论点”站不住脚,调查也就不具备科学性。 $ t7 X; e- _& z8 N1 J
弓弦回忆说,当时他就认定,能否拍到如下镜头,是决定这次暗访成败的核心:养殖户承认手里拿的粉末就是“瘦肉精”,再把“瘦肉精”加到饲料里,然后拿这个饲料去喂猪。“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这个环节,后面的调查都没有意义,别人会以为你是瞎说。”
+ R$ Y) j: ?9 l% T$ x 这是暗访调查,呈现出来的必须是铁的事实,来不得半点马虎。弓弦四处寻找时机,力图拍摄到理想中的场景。 2 b4 }8 i/ Q, `$ ?. F
为何这些猪不一般?弓弦得到的回答是在喂猪时“加药了”或者是“加精了”,但问及这个“药”到底是什么样子时,有的干脆地回绝:“没有了,用完了。”有的假装去寻找,转了一圈,答复是“已经用完了”。
" U+ d* ~1 J. ~2 c2 m 弓弦知道,养殖户不说“瘦肉精”,而是说“药”,是因为他们自己对“瘦肉精”这三个字非常敏感,在心理上有压力,他们都明白,使用这些白色粉末意味着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