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04月08日08:41 生意社 04月08日讯 3 l4 h/ g1 t# j% S& Q
7 E& o( V0 l/ w. T, y# m- G 央视3·15晚会曝光网上支付和网银盗窃案之后,我国网银市场受到一定冲击。不少消费者纷纷质疑网银的安全性,银行开始对网银进行优惠和系统升级。专家提醒,用户切忌盲目开通网上银行。了解网银使用风险是保证用户资金安全的基本前提。 , {$ o& y- |- d( d' K0 L5 o
6 |9 ~2 x; X* O" s5 ] 央视3·15晚会曝光网上支付和网银盗窃案之后,我国网银市场受到一定冲击。不少消费者纷纷质疑网银的安全性,银监会也发文提示网上支付风险。 " f T5 r, p( d3 y& V s
$ L/ X/ @. ?, d* C2 m. H4 A4 b/ E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银行开始进行网银优惠促销和升级系统。如工行从4月1日开始个人网银客户购买U盾可享受工本费8折优惠;建行网银也从4月1日开始推出5重优惠活动,网银盾也6折优惠;招行推出了优KEY五折优惠;民生银行(5.69,0.04,0.71%)推行“U宝奖不断”活动以吸引顾客。与此同时,银行也开始尝试更多的网银工具。光大银行于3月下旬推出了动态密码网银,并在业内首次举办电子银行开放日活动。
; M4 \ [! v5 n8 m& V; Z1 ^" S& H: E. C& |6 ?7 \# q. p
专家提醒,用户需理性判断,切忌盲目开通网上银行。全面了解网上银行的使用风险是保证用户资金安全的基本前提。
6 @ u: k( Z0 h" x. c/ @3 G0 e' |+ d
陷阱1 克隆网站 4 r8 [3 v- n r z4 f i$ C0 a* G
& }/ ]* |% h! j; b4 ]" O/ _3 G 这类陷阱就是不法分子大量克隆各家银行的网站,以假乱真。用户一旦输入卡号及密码,个人信息就会被网站记录盗取。 # g" D& W! M4 U6 ~! Q
1 Y# e( A& w I8 `
案例分析:近年来,假冒克隆网站层出不穷。被揭发的工行假冒网站“w w w.1cbc.com.cm”与真工行网站的网络地址“w w w.icbc.com.cn”只有“1”和“i”之差,致使大量客户上当受骗。+ Q$ d- a7 c5 Y1 [
2 H* \5 B: Q1 _8 \
专家支招:各位网民必须仔细辨别真假网站,核对登录网址与自己同银行签订的协议书中的网址是否相符;尽量避免使用搜索引擎等第三方途径登录网银。6 t+ I1 H9 P9 e. w
' m, t1 R u' G 陷阱2 窃密冒领 3 T; j) U4 w) z2 \
" s2 _$ {' w) ?0 h4 y+ N0 P
由于用户马虎、保管不善或轻信他人,导致网银个人账户信息外泄而遭窃。
+ O; ]4 L. d9 u; n$ k0 B8 i; q& A, k7 j( c4 W9 F4 m
案例分析:王先生喜欢把包括银行卡在内的所有密码设置为自己的生日日期。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点,持假身份证到银行网点开通网银业务,从而获取了网银客户证书和密码,将王先生账户上的87000元“一扫而光”。
! X& H* f3 B+ d9 n2 T- j4 H. Q, P; g
+ V% K4 C4 ^* y0 J 专家支招:消费者最好不要把自己的出生日期、家庭电话号码以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作为密码,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数字和字母混合的方式设定密码。同时,消费者尽量避免在公用的计算机上通过网上银行进行交易,防止数字证书等相关资料落入不法分子的手中。
0 I( {' R) [) h/ }" z' `3 c4 u7 I1 k$ [8 A+ B' h. A
陷阱3 网络钓鱼邮件 * @6 Q2 E. ]& C; t/ ]) H) F
" C5 ?% d9 E2 [
不法分子以银行、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名义向用户发送各种电子邮件,以欺诈性信息诱骗客户包括银行密码在内的个人信息,被称为“网络钓鱼”。
% J7 r! u7 f8 Q! {# \) \7 q& o( G/ p( G G3 K6 _
案例分析:李先生打开电子邮箱发现有某网上旅行社发来的邮件,打开邮件后发现罗列着各种旅游信息,其中“韩国十日游只需1000元”的信息吸引了李先生的眼球,李先生点击了附在“详情请点击”后的超级链接,电脑在点击后的几秒内便被植入木马病毒。
h7 i/ c& I8 E3 D! g* L4 H: }, j. n" R7 j b# [5 L
专家支招:用户需要警惕各种垃圾邮件,尤其是邮件里的超级链接,不要轻易相信邮件里的各种虚假信息。
* j. W8 S7 [8 y( \4 l i; s9 u: s3 p( p6 {9 |* a; \
陷阱4 木马病毒
$ f7 O- M1 A% `% ]; c# r1 r3 @/ D, A2 I, N5 }8 C- J( b
木马病毒会监视受感染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访实耐常绻⑾钟没д诘锹寄骋懈鋈送弦校突岬鑫痹斓牡锹级曰翱颍掌没淙氲锹济苈牒椭Ц睹苈耄⑼ü始匀〉降男畔⒎⑺统鋈ァ?
8 ?- r) Q9 ?' o1 C; g 案例分析:今年初,王小姐拿着已损坏的移动硬盘去维修,刚踏进维修店,一陌生人主动搭讪并表示自己可以为其免费修好,王小姐半信半疑。回家后,王小姐将硬盘插入电脑,果然好了。可电脑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植入木马病毒,导致网银账户及密码等大量个人信息泄露。
; ^7 R) ^( p: \* a
, {, |& w# `7 Y( l2 S5 X P8 j 专家支招:安装防病毒软件,保护电脑安全。此外,一旦发现木马程序入侵,用户在清除木马程序的同时,应立即修改个人资料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登录网络的用户名、密码、邮箱密码、QQ密码等。
# L5 L4 v/ g+ d4 o3 o0 A5 p7 R8 f0 U9 l% f8 P
陷阱5 非法网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