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先生的索尼笔记本屏幕漏液,究竟是人为损坏还是质量问题目前尚没有最终的定论。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屏幕漏液等于人为损坏,不保修几乎是电脑行业的行规。那么,液晶屏幕漏液难道只可能是人为损坏造成?厂家:液晶屏漏液均不保修
0 r0 G4 D5 x. H8 L+ @ 2月10日,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就液晶屏漏液是否保修,对多家电脑厂家售后服务进行了调查。, i2 \% A9 ^- p, G1 ^0 M
ThingPad售后服务热线的人员表示,液晶屏漏液为人为所致,不在保修范围内,检测结果以服务站的判定为准,服务站的工程技术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是绝对不会检测错误的。. a8 j) v/ ]* Z; E$ r+ }! g- d
方正售后服务热线的人员表示,如果对电脑的检测结果表示怀疑,可带上发票、三保证、保修卡到成都市智民路76号重新进行检测,但不在保修范围内。' z% }9 T5 V% Q# L
神舟售后服务热线的人员表示,该公司的电脑绝对不会出现漏液情况,如果漏液了那肯定是人为所致,绝对不属于产品本身质量问题。因为他们的每一款电脑在出厂前都会进行检测,如果存在质量问题绝对不会出厂,所以也就不存在保修问题了。
/ B+ D0 E4 J/ X; ~* z$ n 海尔售后服务热线的人员表示,漏液一般为人为损坏,所以不在保修范围内。如果消费者对海尔笔记本电脑售后服务站的检测不满意,可到国家第三方权威鉴定检测中心进行检验,如果检测中心的检测结果属于产品自身的性能故障,那么可直接到服务站协商联系。
+ H2 k \0 M! l' }# B ?3 y7 {5 L8 F 宏基售后服务热线的人员表示,人为损坏是液晶屏漏液的主要原因,不在保修范围。
; h( f7 x' J) \1 t2 j/ @# O 联想售后服务热线人员表示,一般来说,液晶屏幕漏液是由外力挤压等人为损坏造成的。因为液晶屏幕非常软,不少用户无意间会损坏液晶屏,但由于液晶屏漏液有一个渗透过程,不是马上就会有液体漏出来,因此用户往往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热线人员还提醒说,消费者在使用时应特别小心,一般的力度不会损坏液晶屏,但如果清洁时使劲擦就有可能损坏屏幕,尤其是不能用指甲等硬物去抠屏幕上的污渍。, Y) ?- I; J' E/ R1 o2 B* o
惠普售后服务热线人员表示,液晶屏幕漏液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以惠普的检测报告为准。如果消费者有疑问,可致电800-810-0039惠普质量反馈部门。
: r( b; u: b: W# V) } 记者发现,对于电脑液晶屏漏液这一现象,厂家售后服务部都是以液晶屏幕出现破损均不在保修范围内,并认为漏液均是人为原因造成,即使消费者坚持说自己是正常使用,商家仍是持肯定态度一致认为电脑漏液是人为所致。
2 `2 `. Q3 [# p; r1 @0 |* A9 |' X* p2 P消费者:一句“人为损坏”太冤枉
U* ?+ k: Z: G) R) t$ @ 记者输入“液晶漏液”和“屏幕漏液”进行搜索,发现这个问题受到许多消费者的关注。网上有关液晶屏漏液的类似报道也不鲜见。3·15消费电子网报道,重庆赵小姐购买的惠普笔记本新买仅一周,且确信从未挤压或磕碰,就被惠普确定为人为损坏。后来通过寻找到近十位有类似遭遇的消费者,共同维权……
8 Q1 d2 n0 r! i ~+ ^3 h& B 记者了解到,液晶屏漏液被厂家判定为“人为因素”而不提供保修这一类存在争议的投诉屡见不鲜。让人遗憾的是,大部分用户在向厂家索要详细的检测报告时,厂家往往不会提供检测报告。不少网友认为,即使厂家提供了检测报告,消费者仍然处于劣势地位,因为厂家提供的肯定是产品质量合格的检测报告,而消费者认为产品有质量问题,也只能自己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而昂贵的检测费用往往让消费者望而却步。更多情况是消费者付费维修,而付费维修就表示消费者接受了“人为损坏”的认定。" v4 V8 r4 r5 p- _2 n' U0 N; ]
第三方:不排除有质量问题的可能
' a- i$ o& t# A 成都市家电维修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钢:一般来说,液晶屏在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才会漏液,除人为因素外,也不排除有质量问题的可能,但几率很小。 v4 A( `+ Q0 Y8 @
成都市质检院电器检验室王主任称,液晶屏幕出现漏液现象,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属于显示屏本身有质量问题,屏幕因故障出现一个小圆点,受到外力后就会扩散开去,出现渗液;另外一种就属于受到外力造成的漏液,通常圆点呈放射状,外力因素引起的不在保修范围内。但目前检测技术还不完善,屏幕漏液究竟是质量问题还是人为损坏,常常较难判定,现行的手机“三包”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因而在这一问题上,消费者和手机厂家争议一直较大。
$ }& u( e, W! e
6 R4 y$ q6 D. Q. w+ ^0 K; Y9 k/ x& k% \/ L, r; u" g, h
来源:消费质量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