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网

 找回密码
 注册安规
安规论坛 | 仪器设备 | 求职招聘 | 国家标准 公告 | 教程 | 家电 | 灯具 | 环保 | ITAV 签到 充值 在线 打卡 设备 好友| 帖子| 空间| 日志| 相册
IP淋雨机 | 证书查询 | 规范下载 | 资质查询 招聘 | 考试 | 线缆 | 玩具 | 标准 | 综 合 红包 邮箱 打卡 工资 禁言 分享| 记录| 道具| 勋章| 任务
水平垂直燃烧机 | 针焰 | 灼热丝 | 漏电起痕
IP防水防尘设备|拉力机|恒温恒湿|标准试验指
灯头量规|插头量规|静风烤箱|电池设备|球压
万年历 | 距中秋节还有
自2007年5月10日,安规网已运行
IP淋雨设备| 恒温恒湿箱| 拉力机| 医疗检测设备沙特Saber 埃及COI 中东GCC|CoC直接发证机构水平垂直燃烧机|灼热丝|针焰试验机|漏电起痕试验机
灯头量规|试验指|插头插座量规|灯具检测设备耐划痕试验机|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 | 耦合器设备广东安规-原厂生产-满足标准-审核无忧
查看: 1933|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93岁老人18年捐110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东安规检测
有限公司提供:
18年捐款110万 至今租房住 & R3 `3 v3 t5 l# y: W

) B! q& q* i6 C2 Q! T; q6 g0 p2 I    已93岁高龄的邱国卿老人,是重庆渝中区大井巷社区的名人。他从1990年至今,已向社会捐款110万,而自己一直租房居住。 ! [9 E! u* @! ]% l
3 W; x2 y2 I' d" X) @# T
    儿时发誓救济穷人
9 A$ I! X9 q0 L( J" a/ |& D
5 V7 \3 y, b8 c    昨日,邱老又坐在轮椅上翻看报纸,查找一些有关贫困者的报道。
! Q! o; `3 m8 k* P- P* w) A4 ~: t% W9 |
    “在改革开放初期,即使有钱都不知到哪儿捐,如今我市今年就捐款10亿元。”被誉为民间公益慈善家的邱国卿老人说,没想到慈善事业发展得如此快。
7 v" X' ^3 F8 |/ ~1 \, X6 R: w" Q
- r/ \% o3 o5 v    老人并不是有钱人,他的钱是年轻时积累的房产换来的。他从小没能和父母在一起,一直靠奶奶拉扯大,儿时家里长期揭不开锅,全靠邻居接济度日。8岁时有一天,他从早到晚粒米未进,晚上出去找奶奶,晕倒在路边,醒来躺在家中,床头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是邻居端来的。他当时发誓,长大后有了钱,一定要帮助那些吃不起饭的穷人。
7 M$ _1 N  z2 @3 a# p/ w) T, e1 S! y7 M2 K' `0 m% C
    他十多岁时跟人学经商,做过五金生意,开过钱庄和大宾馆。解放前位于解放碑凯旋路的“中国大饭店”,就是他和几位朋友合伙开的,“虽然风光过,但积累并不多。” * S. p8 ^; v6 D! M# q6 I
' o3 i3 A; ^. S2 ^) N" X. R
  向亚运会捐款万元 - X' J: n8 r3 }: k( u6 ~

* ~* G+ y  `" w# T' i1 T    上世纪80年代,他69岁时毅然卖掉最后4套房,投资收购他人急于脱手的债券,等升值后再卖出,6年就挣了近50万元,“真是沾了改革开放的光。但那时即使有钱,也不知道往哪里捐,因为没有慈善机构。”他就常送给一些邻居大米,临时周济他人。
6 E; i1 Q* w8 ?( n
* e* U6 l) b; X1 e% P0 ?    建国后,老人的首笔善款捐于1990年,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当年万元户就很了不起了,我决定捐款1万。那时我75岁了,并不追求什么名利。”
- E  ]( {3 Y" F; a
1 m8 o# |. ~) q. k; H" S. X- d; I/ ]    第二年,希望工程大规模宣传捐助失学儿童,邱老开始慷慨解囊。除1992年抗洪救灾捐出5000元外,他1994年捐给希望工程5000元、1995年捐给人民小学1万元、向綦江县隆盛新场小学捐款10万元……每当从报上看到一些贫困孩子读不起书,邱老都会选择性地给予帮助。
, e" A6 B; m" O2 y6 M8 d8 X% B! a- T% c7 H; s! @, B
    今年5月12日当天,他得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毫不犹豫地将1万元交到居委会,委托转交慈善会。 8 T- D; l% E; A& W7 m

& \/ c# J- S0 M4 m/ _4 X" G  家里东西多是捡来的 . C' l# i5 d1 p! X' u& [
( O: t& x% J' P* N/ r1 {& w
    他至今累计捐出的100多万元,绝大多数是通过慈善机构捐赠的。目前他长期联系的慈善机构就有10多家,都是在捐款中结识的,也是他看着成立的。
2 }9 c- I  E" I* I7 D3 I7 {" I: o2 b# _4 i* i6 Z
    邱老对别人慷慨,对自己却很吝啬。十多年来一直租住在一套狭小的房子里,家里很多东西都是在他家做了10多年的保姆捡来的。
: ~7 @# `$ y/ M# ]/ }; s
6 X* P  C  d" B# g- Q' u! F! X  {7 A    如今,老人想拿出剩下的钱成立一个慈善爱心基金,让更多有基础的好心人加入,定期帮助遭遇突发困难的人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温州市区华盖广场“红日亭”旧址,昔日免费供应伏茶的铺子,如今继续上演“爱心接力”,五六十位老人自发组织、自掏腰包,免费给路人供应暖身的热粥,还搭配了下粥小菜。如今,因为网友“酒食例不取直”发帖称“温州华盖山的山脚下,一个施粥摊正在给路人施粥”,让华盖广场红日亭的爱心老人,再次成为焦点。& H: ~  y3 c, A; W7 j  N3 Z
( L3 F' s& R& Y
  施粥摊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酒食例不取直”上传了多张施粥摊图片,有排队领粥的长队,有忙着分粥的热心老人,还有席地而坐吃粥的人。/ B$ A3 w9 Y% n/ D+ [8 A

% W1 ?# ^* D  j  该网友还在帖中称:“‘施粥摊’的全名叫‘红日亭施粥摊’,那里正排着一条长龙,许多从衣着、年龄和气质上就能看出并不富裕的民众,正安静地排队领受免费的大米粥。亭子其实是一顶帐篷,里面有一些桌椅,可供年老体弱的人坐着吃,更多的人坐在外面。那里正好有几棵大树,也成了吃免费粥的人休息的地方。每个领受大米粥的人都可以拿到一副同样免费提供的碗筷,出于卫生的考虑,碗用可以盛食物的塑料袋包裹。在亭子的一角,甚至还有免费的小菜提供;种类有酱瓜、黃豆、榨菜等等,用一个个小碟子盛着,供人自*由取用。在亭子的一侧,有一个‘捐献名单’,表明是一些有善心的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爱心点……”9 d6 v. r( z& Q) E: |2 h1 H

  `& S) r7 R1 N0 h  该帖发表后,立即引来热议,不少网友都说自己被深深感动了,有人祝福这些富有爱心的老人健康长寿,有人号召大家多多捐款,让施粥摊可以长时间开下去。
+ i) h  L  f# h8 A& c; N$ i1 p( B# z0 d
  夏赠茶冬施粥由来已久
) ?% ]. c' ~: H- K% A  不过,对于这种瞬间爆发的关注,不少温州本地人却会心一笑,“其实这种施粥摊,出现已经很多年了,而且不止这一个……”
0 N5 C" x; U2 x8 I& ?* q6 g4 G
: |5 B" X% ^2 U$ \& Z2 D4 q$ J  当地老人说,温州曾有夏天烧伏茶,免费提供给来往路人饮用的习惯,眼前“施粥”行为,也是这种习惯的延续。  t. y5 y+ \& c7 \. w

5 s9 ^  P0 W2 g+ O, O/ ^% G$ K  华盖广场红日亭爱心老人们的善举,并不仅仅局限于施粥,“端午送粽子、中秋送月饼、冬至送汤圆、过年送年糕”,一年四季他们都在无私地忙碌着。
6 j/ ~, F2 v! e  |. }# _$ g& x2 m
* s, L8 Y" Y7 u& T: E/ i. x# {  去年春运期间,恰遇南方雪灾,不少回乡者行程受阻。这群爱心老人,还特意煮上姜汤,搬到火车站等处,分给滞留的旅客,当时引来掌声一片。
" X2 m7 _2 T2 n5 _8 m0 q5 ~
& z! f" y) h, V- c( T  这群爱心老人,还曾荣获“2007感动温州十大人物”特别奖,正是因为他们多年来,对这种民间慈善行为的坚持,感动了许多许多人。5 v6 A- P9 n  j* y9 O2 O
3 o# W$ X. S9 V6 U: B
  做好事不愿留名 % F: ^4 i' q; j4 U/ W! p: [
  附近居民介绍,这群爱心老人,早上4点就起来做粥,然后施粥,最后打扫完场地才离开。他们很多人来自附近社区,也有住得远,天没亮就出门赶来的。" K2 E1 ?6 n9 y' G( ]+ v" _7 o

2 y# ~  D7 ~& }3 @6 g  施粥的资金来源,大多是老人们自己筹集的,很多人知道他们的善举,也会特意赶过来,捐上一些善款。老人们会记下捐款者名字,每天列出“捐款名单”。$ T) G- {5 P/ x" x4 e  M2 I' E
8 z4 Z, E2 z8 G5 d# W- _" A
  而来这里喝粥的人群,不论贫富贵贱。无论谁想喝粥,老人们都会递上热腾腾的一碗,再嘱咐一句,“不够再来加点”。
7 D. B- d# m+ X/ A' i0 I
  Q+ G' U$ B1 R  {2 c" q: z* e  如果喝粥时,试着问问这些爱心老人,到底出于何种想法,日日起早施粥,或打听他们的姓名,结果多半会让你“失望”,他们大多只会笑一笑、点点头,让你多喝几碗热粥。  B9 K; _8 U$ B
. i8 q! u5 P5 Z# T9 c) f" L
  网络上有人质疑,这是某个民间团体的“作秀”行为,但温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举办“施粥摊”的老人团体,目前尚未成为正式登记的民间组织,他们的善举,完全是群众自发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规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安规网为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关于安规|小黑屋|安规QQ群|Archiver|手机版|安规网 ( 粤ICP13023453-10 )

GMT+8, 2024-6-15 15:12 , Processed in 0.1290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广东安规赞助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