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标插座:
& f+ ^ G! l8 b& \9 V' {家用电器GB2099.1 17标准要求:额定电压130V及以下的:1250V;
* J0 A8 z, S$ ^# d N+ f: V/ C( Q0 T 额定电压130V以上的2000V;
8 a2 i$ s9 o) T' H f正弦波形,频率为50HZ的电压1MIN;
/ _, Q6 d: |% O6 {7 }在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中有"电气强度的例行实验时间太长,建议缩短时间,增加电压或按实施细则"6 p8 I% {, I8 F! @# j
IEC60884-1 规定:
/ r' Y! i* M& R% x" l在电源末端(即插头)上施加以下电压至少2 秒进行试验:
* @( s. c- ^' |4 }4 J, T! E& z—对额定电压小于等于130V 的电气附件,1250V ±10% ;
) n: i, I# J* O' b' f+ r—对额定电压大于130V 的电气附件,2000V ±10% ;
1 Z' z0 I+ u7 b% R. H& B: |* \% P注1 :如试验装置上有自动计时器,2 秒可降至不少于1 秒。
) G. z" `" f: s6 _4 q" H% g* V对所有电压,进行峰值为4kV 的1.2/50us 波形的脉冲电压,间隔不少于1s :
" T0 H. v. }: R. }9 n在相线和地线之间, % F/ m* z" U9 `" f0 D7 x9 A5 v# h4 }6 X
在中线和地线之间。
: M+ R9 k: i0 F( Y& g8 U0 M一般工厂都是内压2500V/1S ;外压4000V/1S0 ^" F% L+ l) u" f
目前所有的插头插头标准,都没有规定所谓的泄漏电流。唯一的判定就
0 x& a6 [! c# a3 D6 l) o5 N是“击穿或闪络”。在“名词术语”里面我们已经解释了什么叫击穿和闪络。 9 G P. K- r N1 G+ X3 W$ {7 p( T
从其定义上来看,这已经不是毫安级别的电流,而是就绝缘材料已经不能限
_% A' P( p+ i" s* O4 n制电流,彻底损坏了。所以耐压机设定的电流,其实并无标准的依据,只是
/ c- A5 x2 Z6 { s7 F" r$ I+ z行业中的习惯规定或客户的要求而已。对于插头电源线,由于要搭配不同型 1 B1 s, e* }+ E
号、材质、长度的电线,所以抛开插头本身的原因,电线在高压下的泄漏电
" [* ?0 ?; x" m% W' v+ P/ X+ j流也不可小看,甚至远大于插头本身的泄漏电流。所以极间电流的设定完全
, I& H( P9 s3 b' {5 k) j: o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自行规定。即使有些产品已经认为是不良的,也建议不一
$ [; K, R! B# u/ K& `) u定非要报废,而是再换用较大的泄漏电流档位确认一下。至于外被耐压的电 ( i6 ~9 ]& U/ ^' D: X" S
流,由于只是检查插头本身是否漏电,所以和电线几乎没有关系,故这个电
+ N' b* G- h7 t) R4 ~; }1 e; S/ N9 J1 Y流不应过多的变化,建议不要超过1mA(如果过大,则由于导电海绵本身导 ; h* P- z1 i7 ~! e2 N f! ~
电不佳,电阻过大时,即使已经漏电,也可能因泄漏电流达不到报警电流,
$ e: P2 N6 \$ z造成耐压机并不警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极间耐压测试时有充电的现象, % `# d% n! S& o( U/ L7 p: b
故刚施加电压时电流会比较大,但稳定后电流会逐渐减小(除非绝缘本身不
- H8 Z/ i* U o$ e$ t3 P; T9 Z* b2 L能承受电压)。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应该逐渐升高电压,详加研究,而不能武
# x E Y! @; D2 ?$ g0 s2 C) b; ~: I断的判定已经击穿。
+ R3 s, I6 H3 N/ k" A0 p4 }( ?1 I
; K( q% F; J. Z1 M! E8 C" I
Q/ b, h, Q8 q3 r漏电流一般为0.5M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