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专家有的时候要把他作为"专门忽悠大家"来理解
"专家"们各说一词,普通消费大众这个时候将无法相信谁将是正确,谁是错误,这有利于平息事态,一方面舆论将无法一面倒,另一方面将焦点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之中,有种处理办法是不了了之,不知是否是源于这种揣测就不得而之了.
. ^% L2 F2 S: } c& P0 _* H {, Q: {) `4 Z- {" {2 E. S) M4 v0 R( d- T+ S# ^
但是,从事件的挑起者,即曝光三鹿的记者的博客看到,舆论界有"封口费"一说,我相信肯定还有"借口费"一说,据说"封口费"是舆论界的潜规则,"借口费"是否也应当是其中的一个潜规则呢?, W/ G( a5 k; X' i% ^
: a% K- n8 e/ T; q$ ], e
事实上,新京报所载的一个是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有关人士,另一个更是不愿具名的教授,事实你就要当他们是个子虚无有的家伙在说梦话,查无此人,死无对证者!" `* Y' D* N/ w6 Z1 i9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法好象都明文规定,信访要实名,舆论界的这种导向式发言是否也应实名?
& K3 S) m" {# q% n1 I% }% I# ]! r- b9 ^+ B
表面上这个"专家"推断似乎很有道理,标准确实不可能一一列出成千上万种化工(学)物质.但是试问一下,农药/老鼠药/金属粉末(美赞臣曾因此项超标召回)/层出不穷的敛财物质等等有哪一项写入了哪一个食品加工的标准中?他们可以含有吗?这不是标准漏洞,是某些事主还在想找点漏洞求生!奶就是奶,哪容加入化工物质?!
" z) R5 I$ u! r' M" i6 ]4 l% Y; t: E不过,这点倒也可以提醒中国的决策层有必要考虑美国加州PRO65提案的做法,一目了然!6 Y/ z- U X& q/ J* K$ q6 \
' f8 e$ }' y6 r/ r& J! s1 |* C进口奶粉已经在落井下石式地涨价让中国孩子吃不上奶粉,要想恢复国产奶粉的地位,还是首先要从社会责任,事故责任中去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恢复大家的一点心理底线,一味推托将会彻底地毁了国产奶粉!谁没有错?关键是如何去处理这个错误!
' \" Q0 X( |% }0 h! V- \; Q- x- B% h- u$ e( [* l, Z: V2 d
中国企业在广告宣传和包装上很会下功夫,明星/CCTV/病毒式宣传,一样都不拉下,但处理紧急事件的表现还是很白痴和低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