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网

标题: 有谁了解SGS这样写报告是基于什么考量 [打印本页]

作者: Safer    时间: 2011-9-14 14:19
标题: 有谁了解SGS这样写报告是基于什么考量
以下是关于小型LCD面板在CDF中的写法:# B' R4 z' e) x- c$ y) J# y
01.
' ^) [" m% _. @( Y, iLCD Panel    MFR    Model    7 inch TFT-LCD.    --    --3 t& f' [6 J- [) t  ^, w9 E
Alt.    Various    Various    7 inch TFT-LCD.    --    --5 x- ~. d9 b/ p' X1 X2 s2 B) ]5 k, G

! Q! I. \. w) Y7 R6 {/ f6 e' V疑问:既然第二行对于这个小型LCD面板无需控制具体的厂家和型号。为何第一行又列出一家具体的厂家和型号。( C, c) V% {$ a6 {7 N' C/ l$ K! O

  q4 Y) ^  p$ X2 F- t5 Q类似的情况,对于电源线等其它部件同样存在,了解到这是一个惯用做法。
+ T# V2 d8 Y# T. l2 s5 ]6 ]3 f* }
( ~$ N: b# l9 v0 |4 E我了解到的TUV, UL,甚至ITS都不会这样控制的哦~
; e2 Z8 T  S2 `7 Q7 H& F7 m* {9 \0 i0 S- d
有哪个了解他们这么做的缘由的吗?请跟帖!谢谢了!
作者: 杨柳风    时间: 2011-9-14 15:25
我想写出的那家应该就是你送板的那家, 或者是他们做了测试的那家.
作者: fred-th    时间: 2011-9-14 15:36
是的,同意楼上的说法。
* ~* l" [, Q/ ]2 q9 Z' t- \- z另外,TUV有时也会按照上面的方式操作,只是可能会控制SPEC而不控制厂家和型号。
作者: 在多的画面    时间: 2011-9-14 15:36
这样不好嘛?
+ q+ h8 f7 N' @, ~, p" v9 p2 k其实人家是为了客户考虑,有些元器件可以不控管具体的厂家型号,只控管具体的规格和某认证;然而有些公司送样品的时候送得这些元器件是过了认证的,为保证报告的严谨性所以该厂家信息也会写入报告当中,同时会在CDF中加入楼主所疑问的问题   [s:8]
& w7 d8 m$ b4 Y0 SUL TUV ITS如果你懂这些,只要你跟他们提他们也一定会这样写。
作者: market    时间: 2011-9-14 15:39
那TUV,ITS我見過就都有這种寫法的;
% u5 m; Z% u$ K! O2 J6 G
& {' z# [0 O. G. m, Q5 P# b5 @. n在第一行被列明廠家型號的,一般是你有送實物樣板的一家,最後一列一般會是有備注"Test with appliance" 字樣;要不你仔細再看一下;
5 f& L8 `8 h& V) x' I0 r7 M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出於擔心有閱讀者和審核者質疑未有對實際關鍵件有必要的考量(質疑時這個檔案內容會被調出來堵住你的嘴);
) ?) z( x+ o/ g- C5 z                         當然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對產品的負責,將報告做得嚴謹.+ F, m9 _* b. k$ j" }, A# {
( ^" D& N; c6 I- w! D! t
當然,有些報告沒有第一行直接只有第二行沒有第一行的典型或已驗證型號描述的例子,但我想主要可能是源於舊的報告,或一些很通用不方便控制廠家型號的關鍵元器件(例如整流橋堆或鋁電解電容之類...).
作者: 往事如烟    时间: 2011-9-14 15:43
限制材料,是安规的要求,不限制厂家,是为制造商着想。没有什么不好啊。
作者: Safer    时间: 2011-9-14 15:47
有时候客户极其不愿意列出具体厂家型号。但是SGS相关工程师却非常坚持。好像,这个坚持和安规关系不大。我了解到其它机构在类似的情况下是可以不写具体厂家和型号的。
作者: alpha6522    时间: 2011-9-14 16:55
第一行是指你送的样板所用元器件,第二行指报备的元器件,对型号和规格有控制,对厂家无要求。
作者: rick.xiao    时间: 2011-9-14 17:11
二者立場不同.7 ]  P+ ^$ h8 i' s7 z+ c
     申請者希望報備所有元器件都是廠家/型號Various,那樣他們在選購材料的時候可以最大限度的兼顧利益;例如制造商變動或倒閉或價格交期因素;
7 `1 T7 h$ D" O0 F2 ]2 a8 Q     但是不可否認,同种類型但不同廠家型號的元器件在你的同一產品特別是一個大系列的產品中,事實上使用任意廠家型號就會影響安全,! _# [, Y7 c. `: ^
             甚至產生嚴重安全故障.
. o/ i, [5 `1 m) \  p) v5 e. m, C4 n: J- w. \8 L' X
     發證機構希望最好每個材料/元件的制造商都能Show出來加以考量和管制,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保證安全不致受到影響或將影響降到最低,
  ^) k3 a) `, T0 U2 v2 l7 G            大家在從業中也可以看到,越是對人身安全影響越大的產品在安規認證時考量和管制也會是最嚴格,例如嬰鴢兒產品和醫療器械等...9 }6 b: V4 \. |& x
            另外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考量,如果某機構認證的產品老是出現安全事故那麼該司的安規認證也是走到盡頭了;得不到消費者認可的機構,, M9 r% P; e3 O. V, c8 N
            沒有能力評估和鑒定安全用戶不接受/官方也會取締(當然那些以國家武力強制認可的除外),這种機構報告證書做出來也失去公信力了.
3 w  R- m. j# u. [! n
% Y6 H4 i1 @6 `. t" ?. G    事實上,這樣認證機構只能兩者之間選取一個平衡點;將產品元件中影響大的加以重點管制(廠家/型號/參數/原材料/甚至工藝等,例如高頻牛);
% }9 R+ [0 X/ A* j0 F1 j( U             將其中影響很小的不進行管制(例如一些非關鍵部位的電阻/電容/貼片/鉓紋等);因而有了關鍵件清單CDF和非關鍵件的做法.
7 s* u+ `' f' ~& `( L
# Q& d& Z0 k& b$ z) P; q( X& H9 T- |  L  o         同時,做過多年的朋友們也會了解;例如剛不久在A權威機構通過且發證的產品項目,重新放到B權威機構認證100個案件有幾成能全部Pass不整改甚至會Fail?原材料/工藝/品質保證系統...等太多的差異,尤其是越多Various項目關鍵件的換個完全不同的制造商失敗的機率會大得多.1 {' \& h( f/ G) H
         當然也有一些認證產品重測不一致的風險小; 有可能是:
: z! T" v7 q( [7 A2 A4 C( [9 B        1). 你產品太簡單涉及應用少,或產品類型影響小;; B9 ?! l# U8 o+ ~
        2). 你原本認證的那家機構已經是按最嚴酷的標準來要求你了;
: ^! l; P' _, e( S+ F2 e2 F7 }! g        3). 你的產品設計的餘量足夠大,例如間距/用材料性能等的餘量; 但這些不可避免地以犧牲成本為前提的,你經常這樣做老板肯定拉你去談心;& K- P- O$ K. V
% W2 A, D7 Y. E
        而且社會時代在進步,因為銷售和發展的原因,大多數的廠家和老板都是力爭希望你用最小的成本設計出最好/最新理念的產品,而不是在市場上那些千篇一律的連形狀/性能都一成不變的東西(那樣銷售難也沒有利潤),越新的理念/結構/樣式涉及到標準的灰色地帶也會更多甚至新的標準理念,所以也就會有了更多的新產品和新標準了.
作者: nellhu    时间: 2011-9-14 17:24
很平常的做法,不是所有的component可以这样写。
# z+ n0 ]8 X/ O" y6 c* J/ ^5 M) K' V一般,power cord(not subjected flexing test), plug, internal wires可以这样写。
作者: kelvinwen    时间: 2011-9-14 17:29
引用第9楼nellhu于2011-09-14 17:24发表的  :
1 E  ?) `" c5 g% R& u# C很平常的做法,不是所有的component可以这样写。9 Q8 m& w) M& |; v  y: @; {
一般,power cord(not subjected flexing test), plug, internal wires可以这样写。
同意。有些元件不可以这么列出-例如开关。工程师会考虑温升、耐电起痕等因素。
作者: okay    时间: 2011-9-14 22:05
通常的做法,对只需管控参数的安规部件都可以这样操作,这样对报备也便利
作者: 蜗牛    时间: 2011-9-15 07:07
比较谨慎和负责的做法
作者: liang1980    时间: 2011-9-15 07:21
只是报告形式不同而已,其实在各测试机构都有一分祥细的物件清单,有的只是留做底没有给你而已




欢迎光临 安规网 (http://bbs.angui.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