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网

标题: 球压测试遇到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lynn03731    时间: 2009-11-4 11:26
标题: 球压测试遇到问题
我们有一个连接器,送VDE测试做球压凹痕达到4mm, 但是我们用自己的仪器测试却还不到1mm,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反复对照标准看了,我们的测试程序又是对的.
0 K) U: p8 }' t+ G  Z附件是我们测试的过程.
作者: flytank    时间: 2009-11-4 11:39
差异太大了,一般影响结果的因素是:球压装置要先预热,材料厚度,放在烘箱中的位置,当然温度要一致。仅供参考
作者: gree76    时间: 2009-11-4 11:57
我想你测试时,塑胶内的金属一定要取出来, 另一个问题是你开启烤箱后一小时达到126度这可能并不是个标准的做法.
作者: lynn03731    时间: 2009-11-4 12:09
VDE有将测试的样品取出来, 他们也是没有将金属取出来的. 开启烤箱后一小时可能是我的表述有点错误,是温度达到126度后1小时.
作者: elevenyang    时间: 2009-11-4 12:27
test sample preconditioned..........
作者: jianbliu    时间: 2009-11-4 12:56
看看你的零部件这么小,压痕处也不是很厚,且内部有金属填充物,能做出4mm?奇怪 不要忽悠我们
作者: 萧潇    时间: 2009-11-4 13:01
对于球压,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的,比如说样品的预热,温度恒温情况、球压试验装置的标准度、试验后冷却的程度等,又有影响。先确认这些数据而后再做判定呵呵
作者: lynn03731    时间: 2009-11-4 13:58
有可能是球压试验装置的问题了, 数据确实是相差这么远. 而且我们不只做一个样品的测试.
作者: 嘻嘻    时间: 2009-11-4 14:13
只需要做塑胶部分,胶片厚度至少为2。5mm
作者: wind_li    时间: 2009-11-4 14:18
两者做出的结果相差之么大,建议到第三个实验室做个对比测试,这样比较好找原因.
作者: lynn03731    时间: 2009-11-4 14:37
嗯,谢谢楼上的建议.
作者: faige2006    时间: 2009-11-4 14:49
結果相差太大, 是否存在用錯樣品的材質? 我以前碰到過.
作者: yangzhiqiou    时间: 2009-11-4 15:01
结果相差太大,建议,多在几个样品上做几次,看其它几个同批的样品结果如何。另,还是不一致的话,可送到其它测试室测测看,做个比对,看跟谁的相近,也不能说VDE就一定是正确的哦
作者: micshang    时间: 2009-11-4 21:52
如果差距真的这么大,已经不可能是烘箱温度均匀度、加热时间误差的因素造成的了,很可能是样品的一致性有问题。
作者: lynn03731    时间: 2009-11-5 08:52
样品的一致性应该不是, 我们有在VDE寄回来的样品上测试, 结果是一样的.
作者: lynn03731    时间: 2009-11-6 09:18
我们拿到第三方机构测试了, 结果跟VDE的一样(用的是我们自己的球压试验装置). 估计我们的烤箱有点问题.
作者: micshang    时间: 2009-11-6 22:47
你的图中不是有测温计吗,测温点难道不是连接到球压装置底座上?
作者: lynn03731    时间: 2009-11-11 09:20
是放在球压装置的底座上, 说实在的, 我现在也不知道我们烤箱问题出在哪里.反正就是在别人实验室的烤箱里测出来的结果就是跟VDE一样的.
作者: lynn03731    时间: 2009-11-11 09:42
现在另一个问题,在60320-1标准中,球压测试是这样描述的:
7 w: u- J, S6 P4 T- s1 V# h. UBefore the test is started, the ball and the support on which the specimen shall be placed, are brought to the temperature specified. The part under test shall be placed on a 3 mm thick steel plate in direct contact with it, so as to be supported to withstand the test force. When it is not possible to carry out the test on the specimen, the test shall be carried out on a specimen of the same material at least 2 mm thick.
) q. R  q' a$ ?9 M, l! ^- y最后一句"如果不可能在试样上进行试验时,应在至少2mm厚与试样相同的材料上进行试验", 那么如果我的样品测试点的厚度达不到2mm, 是不是可以另取相同材料的2mm厚的板来进行测试?
作者: 萧潇    时间: 2009-11-11 09:48
有可能是球压试验装置的问题了, 数据确实是相差这么远. 而且多做几个样品的测试,并且在同一样品的不同部位试验看看。也许是实验位置不同,工艺上对材料的混合度不够也有可能
作者: hiker    时间: 2009-11-12 13:02
你在球压装置上面按照标准的要求粘上热点耦。是等你的球压装置与塑料接触的点达到125度的时候在计时一个小时。
作者: Tomzhang    时间: 2009-11-12 13:32
标题: About:球压测试
测试数据相差那么大,是因为没有安照标准来进行测试:
' x1 D! W; g# ~( o4 F  c: Z& j1.样品跟测试支具预处理时间不够,具体参照GB- T 5169 21, 见附件;& j* x$ r8 a; S/ B% W. k4 p0 l
2.Step-3存在错误,在测试过程中,压力球应直接压在测试样品上,因此要取掉那个测试支架后再进行测试。
作者: lynn03731    时间: 2009-11-12 15:17
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了,我拿我们的试验装置,同样的方法,到第三方实验室的烤箱里检验,结果就会不一样.
作者: zhudachang    时间: 2009-11-12 15:53
感觉上还是应该是温箱的问题,不过多家比对是实验的常规手法
作者: Tomzhang    时间: 2009-11-12 17:08
再发一张测试图片上来供你参考吧!
作者: lynn03731    时间: 2009-11-13 10:18
引用第8楼嘻嘻于2009-11-04 14:13发表的  :
( D+ r1 S8 {4 g( l6 j  i6 M只需要做塑胶部分,胶片厚度至少为2。5mm
VDE不能用60695通用标准, 我们的产品是一个连接器,只能用IEC60320-1的标准.这里面没有很具体的提到材料的厚度.
作者: aji    时间: 2009-12-4 10:27
CCC的两极扁插头没有内架,是否需要做125度的球压实验呢?
作者: consely    时间: 2009-12-4 11:10
烤箱的可能性最大,传感的温度不准或者内部温度不匀衡。
% u6 _& k7 F: H, u& t& M4 P4 r  S
2 o7 x" X) E! m7 r( r' Z7 `2 @样品没预处理,球压试验装置也应先预热
作者: heliu2233    时间: 2009-12-24 16:29
你们实验室的设备没有计量?
作者: guocaifen32    时间: 2009-12-24 16:41
球壓測試判定:測量壓痕直徑不能超過2mm,
* E  D* W3 O5 I7 ~, U樓主測量的是否是壓痕深度?
作者: zhengliang    时间: 2009-12-25 11:03
正常。。。
; ?4 a6 r& }: h: z我公司在做变型时候也和UL出现差异。。。。主要问题还是测试方法不一致。。标准书上写的不一定与他们做的一样。
作者: gree76    时间: 2009-12-30 17:17
同样的材质,两家第三方机构的结果一样, 这说明你们的内部测试出了问题.
' H7 u0 {3 \- u) r! _问题可能是测试设备, 方法,测试环境. 多花些时间. & h0 Z) l9 e1 ~2 `
问题的焦点应该是温度. 多放些热偶点在样办周围.球压测试仪和烤箱一起加热.应该不难找出问题点.
作者: jiaer321    时间: 2009-12-30 18:03
什么材料啊?126度会有4mm?整个球压的球的直径也就5mm,那这样来看的话,整个球都进去了哦# o* D5 ^1 ]3 y# Y9 _
很少见,不知道LZ的是什么材料,在126度下有4mm。我还没见到过。
作者: liuyouqing    时间: 2009-12-30 18:23
你什么材质的内架?一般用PA66或BPT+15~30%玻纤。




欢迎光临 安规网 (http://bbs.angui.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