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网

标题: 这样的测试能过吗?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sitong    时间: 2007-7-27 14:55
标题: 这样的测试能过吗?
最近三星要求我们测试摇摆 线材为:SP021A/IS033 H03VVH2-F 2*0.75          ( 41股芯线). i1 L4 I" M* Y9 _  J
   测试条件:吊重:1000g
$ m6 B0 v( ^6 ~                       角度:左右各90* B, |; v, ]/ [: L8 R0 I
                       频率:60次/分$ }& H5 f* w2 O1 N0 S; g
            运行10000次无断路。
& z! M0 h$ C# _8 ^  s. W" y1 H. p. \+ o- l/ S
        可是我们怎么做都通不过,最好的也只有8000多次就断了。
& {$ ^: W# B  n  j' G( e! ]5 j这里我问一下你们的线材这样做测试能不能过?
作者: sky_wish    时间: 2007-7-27 15:27
能过啊~~不能过你怎么申请认证啊!~~能申请认证拉!~要是再不能过的话,那就是工艺或者原材料问题~~
作者: barry    时间: 2007-7-27 15:43
引用第0楼wangsitong于2007-07-27 14:55发表的 这样的测试能过吗? :
4 m% j& R0 L/ z最近三星要求我们测试摇摆 线材为:SP021A/IS033 H03VVH2-F 2*0.75          ( 41股芯线)
. o8 K! z0 ?- R8 D( h   测试条件:吊重:1000g( G  n: g1 D2 P: v- J
                       角度:左右各90# _0 D5 x& x. |1 l1 m
                       频率:60次/分& W  B; x; W" R; k, L' B
            运行10000次无断路。
& w5 r" _) d- Z) L  R6 C2 }, k% ?& `.......
. ?7 Q4 b. {! `
对这个不太熟悉。。。
% [$ ?) M# G" y* r% I9 D4 G' n% Y/ t; T4 V, e1 D
我以前公司的摇摆测试好像没有这么严酷哦。
5 n7 a/ {. r. j; q2 f. z( i$ L% [) g; B
           吊重:20g or 50g  K9 Z# a: v! i! D* y) B4 V& A: \
                       角度:左右各45
5 m# P7 b7 b" I/ a( u1 }                       频率:60次/分
7 ?- c- D; Z  r6 x& x            运行10000次无断路。断线率不能超过50%.
' [$ S5 e8 f- L
0 j+ [4 o; I$ l7 ?说明:摇摆测试的样品是普通的AC线和DC线。
作者: wangsitong    时间: 2007-7-27 16:01
不是啊 上面的是客户要求的 ) g- N. R  q) g0 P/ `$ a4 e( ]
   安规要求角度是45
作者: 李云峰    时间: 2007-7-27 16:05
左右各90度估计很难通过的!
作者: qimin    时间: 2007-7-27 22:28
摇摆测试的夹具是直角还是R角的?
作者: 炎黃    时间: 2007-7-28 10:10
這種條件要通過有點難度!
# }2 @" S/ L, I; g( T插頭與線材的結合處要加網尾處理,銅絲韌性要夠,夾頭位置也有差....  需要多嘗試才能找到最好搭配。
作者: fasten    时间: 2007-7-28 10:11
180度还是第一次听说
作者: ewardyan    时间: 2007-7-28 22:37
UL的线材是180度2500次吧.欧规与国标是正反45度10000次,好象现在要到15000次吧.那你这要求可能对一般的生产商来说是较严的.试着把绝缘胶料再硬一点.导体来料就要用延伸与抗张较好的.
作者: wangsitong    时间: 2007-7-30 09:09
胶料加硬,那么就要在胶料中添加金属元素,这样会导致胶料中含有铅和镉。
作者: 安规菜鸟    时间: 2007-7-30 09:22
左右各90度,要求也确实是高了一些。我之前做过一些电源线弯曲试验的,有一些不能通过的,就在外面添加了一个护套,效果好了很多。
作者: xiaoxiangtongzi    时间: 2007-7-30 11:24
没有做过这么严的.8 f9 G% _% W% S
呵呵~
作者: ppl03    时间: 2007-7-30 14:06
有问题??
作者: niuhaier    时间: 2007-8-1 16:22
  应该可以过,做线材摇摆时要考虑到线材的装夹问题,也就是夹具是否制作的正确,还有胶料尽量要硬点,至于铜丝不知你们厂是外购还是自己炼出的,好象外购的韧性较差点,再就是工艺了
作者: ewardyan    时间: 2007-8-1 16:35
你这个线材是三星自已测吗?如果不是,就可以稍微改一下测试夹具,再有,是否可用43/0.15的铜丝……
作者: xiaoxiangtongzi    时间: 2007-8-1 17:23
有没有三星的样品?4 `1 m+ y" A, }2 {9 V+ N
建议拿客户的样品做一下测试比较~
作者: 火神    时间: 2007-8-1 17:37
一般是45度了。。。
作者: xiaoxiangtongzi    时间: 2007-8-1 19:42
楼主的测试有何进展没有?
作者: young    时间: 2007-8-1 19:52
同意10楼兄弟的看法.
作者: jeremyho88    时间: 2007-8-2 00:13
引用第0楼wangsitong于2007-07-27 14:55发表的 这样的测试能过吗? :
" q6 D7 _; X$ D1 M2 ?最近三星要求我们测试摇摆 线材为:SP021A/IS033 H03VVH2-F 2*0.75          ( 41股芯线)3 {- j7 @& H. [( ]& _% H' J; ~
   测试条件:吊重:1000g
$ Y1 ?* Q7 G3 N/ ~) Y2 o                       角度:左右各90
! a1 M& j4 U" v) v                       频率:60次/分- ~! P1 @: P! I/ {+ |. g/ m/ A
            运行10000次无断路。' l/ A3 g% Z( O6 j' R7 U: r" C; u
.......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是鎰勝的產品。也就是歐洲頭+八字尾。; m' @0 V, m! d& W5 Y
雖然採用了41條,但是絞距太大,絞絲的方法不好,網尾結構不合理,怎麽可能通過
作者: sky_wish    时间: 2007-8-2 13:04
IEC60884/60320/60335,UL 817,VDE,CCC,SAA等相对应标准摇摆测试要求, 如下:
6 E' [4 `% q6 H" W/ l. B规  格    角 度    吊   重               速  度    次  数    电压电流   参照标准9 `: X2 y% h) ^6 Q! ?" D, {
UL/CSA    ±90°284g(HPN)/113g(SPT)    10次/分    2500次    不需    UL 817
6 v$ _. \% A  d4 \9 ~PSE/CNS    ±60°    500g    40次/分    5000次    不需    JIS C 8306  " l; x* Z' t2 v# q  F  d
SAA插头    ±45°≤0.75mm2/1kg ;>0.75mm2/2kg   60次/分    10000次    不需    AS/NZS3112+ Q3 S/ G& y! x
IEC类插头    ±45°    ≤0.75mm2/1kg; >0.75mm2/2kg    60次/分    10000次    见(1)    IEC 60884& f! |- O6 o2 j! {
BS插头    ±45°    ≤0.75mm2/1kg; >0.75mm2/2kg    60次/分    10000次    见(1)    BS 1363
* ?4 z. n9 E7 R0 w8 E% o- fIEC连接器    ±45°    ≤0.75mm2/1kg; >0.75mm2/2kg    60次/分    20000次    见(2)    IEC 60320) |. C% C" P2 a
(1) 导线之间的电压应等于样品的额定电压             - _; \/ d. [+ i/ D9 A& S0 f
     对软缆标称横截面积大于0.75mm2的电气附件,16A (BS为14A)
% l/ D+ ?3 f1 Q8 \5 X; u: D     对软缆标称横截面积等于0.75mm2的电气附件,10A (BS为11A)
: h" ~6 z' l! w1 n     对软缆标称横截面积小于0.75mm2的电气附件,2.5A(BS为3.5--7A) + r1 D& y" K: I
(2) 插头或尾插在进行弯曲次数一半后,将带圆截面软缆的样品在摆动机构内转动90°;* W' [# ^' E2 }6 t, ~. ~
     带扁软缆的样品则仅朝垂直于导线轴线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弯曲: v' g6 r" S# z* D1 s; \
(3) UL/CSA的弯曲只对平行类线材做测试(如:HPN、SPT等)
9 X4 \% @0 q  |% K1 [' c (4) DC类的插头弯曲安规未做要求,除非客户指定要求.
  O( D3 X2 u0 Q- [; u' u+ S1 }" ~ (5) 试验判断标准.4 F5 i, ~! H. q, B0 j( ]
   在弯曲试验期间: A,电流不得中断;   B,导线之间不得短路.
: l, F9 Z8 c0 y+ T) k) Q+ n6 Q& P         在试验后:  A, 如有护套,不得与本体分离,软缆的绝缘不得出现磨损现象;
- ^9 z, h1 @, R1 T9 b# w: Y                    B,导线的断线丝不得刺穿绝缘并使其可触及.
7 H$ l2 _( b% K$ U7 C: h  L3 \1 m
如果摇摆过不了~~~解决办法:
2 }, z+ a* S1 S# v+ C' r(1)减小绞线的绞距,
) c* C* `2 _+ W: `/ Y(2)更换绝缘料的硬度,
作者: wangsitong    时间: 2007-8-2 14:34
我给三星回复是过不,等他回音。可到现在那边也不知道怎么说。
作者: jack1295254    时间: 2007-8-2 14:59
这可要整死人了,哎!~!~!
作者: 游侠阿四    时间: 2007-8-11 10:22
这标准是家电产品标准,请各位大哥们别老往我们电线插头标准看,也要看看家电产品标准的要求(GB4706系列.IEC60335系列),有些产品标准是很严酷,是我们插头行业的克星.
4 z3 D, X; f& H9 g4 r+ O' j$ Y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和客户沟通,看他们产品的应力抵消装置(我们插头说的网尾结构)是否合适,还有就是电线在他机器内的布线是否顺畅,有的家电工程师设计的时候会忽略电线的过度弯曲,就是扁电线的纵轴和横轴扭转,这是其一,5 Z# E" G3 [  S# C
其二就是我们电线的自身问题,我们要用比较软的导体绞合,和用比较有韧性的PVC来制作电线.
作者: cableyzf    时间: 2007-8-14 16:11
插头线摇摆测试最关键的就是线材结构和网尾的设计。# c0 {' T9 `: N7 z' P
线材方面由于你的线比较简单,最主要就是材料的原因,可以考虑:
- a% i! a7 F' h1 导体绞距减小,达到14倍左右;& S0 Q+ U+ @* b" M7 o2 d$ U
2 导体单线数量增加,单线考虑作成0.1;
! s" S, I; g- `  l8 ~6 T' X+ _3 绝缘材料硬度适当提高
0 t; j, _& w, j# T网尾方面可以根据发生断线的位置进行确认:' H" c  k5 L/ x; ~& s
1 接近插头处断--说明在高负荷下,网尾的强度不足,需要提高网尾材料的硬度% b4 y" i7 A5 J
2 在网尾的边缘断--说明网尾的硬度太高,造成较强的剪切力,需要降低网尾材料的硬度
$ x9 I; R; O& y- Y& m2 w0 D3 在网尾中间断---比较合适的情况3 J1 ~1 n1 A6 k5 c2 e$ r( a
其他方面:
0 J  o1 ^8 C3 E9 v% @1 在弯曲时联动的网节少---说明网尾中网节的高度和宽度的比例不适当,需要增加比例
8 _+ Y. K8 N, E; s或者在网尾中增加四条中线* x" b1 F% |9 Q) y5 V1 [3 f7 r
2 网尾的长度---高负荷的情况下需要增加网尾的长度,需要达到6-7个网节
作者: jackpan    时间: 2007-8-14 17:04
嘿嘿,过这些啊,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以前常有客户有这样的要求:
' M; E# `8 ]% r$ n( Q应该是带插头的产品吧,以下几点请留意:* B/ }& R* J, p0 T8 s0 w
1.插头网尾网状的上面提了这里就不提了!# D& k. J. N7 Z0 Z2 F+ [" ~: i# d1 F* h
2.线材绞距上面也提到了!- \5 p7 v" N! v4 T$ ]* w/ t& b/ K
3.导体改为0.08的做理理想!+ B2 x# u2 D( W. q3 w$ e
4.导体在绞合的时候加上200D防弹丝一支;5 u: r. R6 |5 P: c% {# n
5.线材胶料用柔软度好点的做,这样更容易过;
  z) E0 t! p! }% T6.插头料相应的作实际变动,如60P的可以更改为50P的;7 o* P% v) l3 |: C  x2 p& i$ @
具体的需要进行测试后才可以进一步改善!
作者: niuhaier    时间: 2007-9-9 04:45
铜丝伸长率至少在20以上
作者: songaoju    时间: 2007-9-11 11:40
这个我有经验;方法如下:5 h  Z. k: {9 x0 J0 T* U& I6 z
1:原截面积不变,减少导体OD:导体数量加多; k  [9 @* W$ L
2:导体绞距减少一倍,芯线绞距同样减少) d: z4 M9 H! a4 ?2 ?) h5 w
3:外被硬度加厚  u7 a& P( H7 Y
只要这三点就可以通过) N, \+ h, B9 @& _5 X
不过成本很高啊
作者: HG2000    时间: 2007-12-23 20:59
楼主,问题解决了吗?
3 R5 }# }$ b  D% J6 h/ w5 e摇摆问题,最关键是要知道铜线断的位置。
7 a  |8 R; I+ H$ f9 x$ f2 J& u( n1:如能改插头网尾设计,当能轻松搞定。6 n2 N- x: i, a  u5 W( C. e! o0 K( ^9 K
2:铜线断在网尾底部,则线软,头硬:
9 _5 h+ B0 K6 d- c. e( v    A:头部胶料改软。(上策)
3 h  a' |: {6 X: o    B:电线胶料改硬,或加大电线OD。 (下策)2 Z* r# K: E0 Q/ I8 C
3:铜线断在打端部位,则线硬,头软,则头部胶料改硬。
. M* v9 ~$ b; u* ]/ r" p当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0 o. Q7 z5 _5 V6 B7 A
  @- g% _$ }8 L: ^7 o! t: I
另外,改善电线的常用方法是:减小铜线OD,以加多根数。虽有改善,但效果不会很大。




欢迎光临 安规网 (http://bbs.angui.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