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网

标题: 江苏超8万斤假牛肉流向餐桌 家族团伙生产 [打印本页]

作者: town21    时间: 2014-1-16 13:01
标题: 江苏超8万斤假牛肉流向餐桌 家族团伙生产
   短短7个月,一家族团伙生产83964斤“假牛肉”销往农贸市场,流向百姓餐桌。近日,江苏省句容市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黄甲等3人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一案批准逮捕。     怕外人不可靠叫家人帮忙
" A. d4 K* r* u0 s/ l    检察院查明,2012年年初,犯罪嫌疑人黄甲为获取非法利益,在南京市栖霞区某村租用房屋,私自采购生猪肉后进行加工,随意添加色素、亚硝酸钠等添加剂,将生猪肉加工成形似牛肉的半成品销售。 ( ~7 S" l5 F, V- q
    后因该村拆迁,黄甲于2013年8月初,伙同犯罪嫌疑人黄乙(黄甲之子)、黄丙(黄甲之弟)到句容市下蜀镇租用张某的房屋,继续采购生猪肉进行加工销售。
' }3 g5 U+ o+ H$ C8 y7 i8 c+ `    自2013年3月至10月28日期间,黄甲等3人先后从河南商丘某食品有限公司采购生猪肉,共加工“假牛肉”半成品83964余斤,后运送至南京市下关区某农贸市场销售。
# G4 U  `% b' r    2013年10月29日,句容市执法部门现场查获扣押形似牛肉未销售的半成品12874斤。后经有关部门鉴定,这批形似牛肉半成品中亚硝酸盐和磷酸盐均超标。
4 ~+ q( T% l- R8 S- {" `0 T0 F9 r    据执法人员介绍,犯罪嫌疑人黄甲私设的“黑作坊”,既没有卫生合格手续,也没有营业执照之类的证照。黄丙和黄乙两人负责加工生猪肉,黄甲负责在外面联系进货,进行销售。 # H% q9 C) h% l4 s
    据黄甲交代,其之所以没有招过任何工人帮忙加工,是怕招来的外人不可靠,易出纰漏,所以坚持叫家里人帮忙生产。
3 I% g* D: p: P8 X9 I    添加剂无需计量随意添加
2 H6 A! I% s9 _# d; e/ g    黄甲开设的“黑作坊”需要加工的生猪肉来自何处?据其交代,这些冷冻猪肉是从张某和一个外号“老七”的男子手里购买的,他们两人自称在河南商丘某食品有限公司做销售。 : N% e# n2 y* ~: E5 h
    黄甲说,谁的生猪肉价格便宜,他就进谁的货。由于业务关系,黄甲又认识了李某,并从李某那里进货。李某也自称是河南商丘某食品有限公司的销售员。
- U1 f/ }' j5 D+ m    为了达到非法盈利的目的,黄甲等3人想到把生猪肉变成“牛肉”卖。黄甲以前看过别人做“假牛肉”,知道一整套流程。一般情况下,他们先往生猪肉中添加盐、亚硝酸钠、淀粉、乙基麦香酚还有复配水分保持剂,然后就是加着色剂。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就是把猪肉做成牛肉一样的形状和口感,卖的时候能多赚些钱。
$ }) n* N5 M% j5 {    黄甲的“黑作坊”没有任何检验、检疫工具,也从未请人来进行过检验。黄甲让黄乙、黄丙随意添加添加剂,根本没有任何称重或者其他计量工具。“看肉不够红就多加点,够红就少加点。”黄甲说,加添加剂随意性很大,所以他们自己也知道,肉中的添加剂含量很有可能超标。
, N6 W+ o5 N. C+ J3 e7 `0 l: l    3人将加工好的“假牛肉”进行简单包装,然后装进从某纸箱包装厂订制的纸箱进行销售。这些纸箱上印的名字都不同,有“食品周转箱”、“康泰食品”、“清真阿林食品”等,但所有包装箱上均无厂址。 # r5 v2 H. q0 I
! i2 d( G3 @$ H5 f2 U- r* B* g
    警方从黄甲等人的“黑作坊”发现冷冻生猪肉和“假牛肉”记账簿,日期、人名、欠账还是付款、具体货物数量、钱数或者斤数等记录得非常详细。经初步统计,黄甲等人销售的“假牛肉”价值105万余元。 ( A7 P4 e& b, P2 w0 g8 J8 b9 \

作者: 孝感麻糖    时间: 2014-1-16 14:10
假羊肉很好识别,涮一下就露馅了。假牛肉就不知道了
作者: sherryxj    时间: 2014-1-16 18:49
拉出去枪毙10分钟,可恶的家伙




欢迎光临 安规网 (http://bbs.angui.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